拋錨式”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師生共同參與關于本課學習的討論。教師提出預習要求。
設計意圖:創設一個輕松自然的評價環境,指導學生對自己的信息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希望引起學生關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思考,為課堂教學畫龍點睛。
【教學反思】
拋錨式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或問題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拋錨式教學一般由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這幾個環節組成。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這樣的教學情境設置和教學模式都很有興趣,教學任務也完成得比較不錯,同時筆者也有了以下教學后的思考:
(1)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尤其是像“拋錨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接觸比較少,教師應考慮在整個教學階段逐步引入教學模式。
(2)在拋錨式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切身體驗課程內容,全面的分析在教學實施中學生可能產生問題的范圍。實現創設的情境能符合學生心理,教學的“錨”能拋在學生的“臨近發展區”,能掌控整個教學進程,把握課堂指導的最佳時機。
(3)教學中應該考慮多種教學策略配合運用,該用其他教學策略的地方還是要用其他的。例如拋錨式教學中確定問題環節,教學的“錨”(學習任務)一定要拋在關鍵點上,要能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如果此時完全讓學生自己在情境中發現問題、確定選擇問題,就可能產生“教學方向偏離”、“部分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在這里教師就可以考慮運用啟發式策略,或者事先搭建一個學習支架,幫助確定學習任務。
(4)教學評價是拋錨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新課改要求教學中強化的部分。如何讓學生很自然的對自己和他人的學習進行評價,讓教學評價真正發揮作用,教師應該對評價進行設計。例如在本課教學中,活動成果展示階段,學生急切想知道自己努力的結果如何,還想知道別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學習成果的,因此此時設置一個師生互動點評學習成果將是很自然、有效的事情。另外筆者在課堂教學將結束階段設計了一個“學習日記”環節,試圖探尋一種課堂評價的新形式,通過精心設置日記中的五個選項,使學生在自然的狀態下對本課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反思。
【資源說明】
(圖1) (圖2)
教學論壇采用“動網論壇”()免費程序,“寵物世界”游戲是一個論壇免費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