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認識》(說課)
讓學生打開ip地址學習表.xls的7位號碼工作表和8位號碼工作表,分析同一區(qū)號中可分配多少個電話號碼。
ip地址的分類又是怎樣的呢?
帶著這個問題,讓同學們從網(wǎng)絡中搜索有關ip地址分類的資料(讓學生歸納)。
活動2:完成表格
將全班同學分為三大組a、b、c組對應a類、b類、c類ip地址,每組成員為20人,其中每大組又分為兩個小組(各10人)分別填寫對應網(wǎng)絡標識的表格和主機標識的表格。讓同學們分組,分組表格如下:
ip類型
表格類型
分組
學生情況
機器號
a
網(wǎng)絡標識
a1
好+差
01-10
a
主機標識
a2
好+差
11-20
b
網(wǎng)絡標識
b1
好+差
21-30
b
主機標識
b2
好+差
31-40
c
網(wǎng)絡標識
c1
好+差
41-50
c
主機標識
c2
好+差
51-60
然后讓同學們打開“ip地址學習表.xls” 的c類ip地址列表、b類ip地址列表、a類ip地址列表三個工作表。體會a、b、c三類ip地址的格式。再讓同學們在ip地址.xls當中找到對應的任務并填寫表格。(當然,教師要對電子表格文檔的介紹作簡要說明。),如:
21號
b類ip網(wǎng)絡
最小的網(wǎng)絡標識
最大的網(wǎng)絡標識
網(wǎng)絡個數(shù)
第一字節(jié)范圍
31號
b類ip中網(wǎng)絡標識為128.0( )的網(wǎng)絡中的主機數(shù)
最小的主機地址
最大的主機地址
此網(wǎng)絡的主機數(shù)量
①鑒于電話號碼與ip地址同樣也存在類比關系,巧妙地設計了活動1。
②采用分組的形式充分利用課程資源“ip地址學習表”分析三類ip的分類方法,通過任務探究的形式,填寫相關的表格。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意 圖
生獨立填寫好表格后,先在小組中進行比較結果,討論,并得出結論,小組長將結果、結論報送給大組長,大組長匯總給老師,老師最后做出結論。
歸納a、b、c三大組的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類別
w
x
y
z
a類
網(wǎng)絡標識
主機標識
b類
網(wǎng)絡標識
主機標識
c類
網(wǎng)絡標識
主機標識
ip地址類型
地址范圍
可支持網(wǎng)絡個數(shù)
每個網(wǎng)絡支持的主機數(shù)
a類
1.x.y.z-126.x.y.z
126
1677214
b類
128.x.y.z-191.x.y.z
16384
65534
c類
192.x.y.z-223.x.y.z
2097152
254
活動3:根據(jù)ip地址求網(wǎng)絡地址和主機地址
實例:主機ip地址為:135.2.254.193的機器中,代表主機標識的數(shù)字是:
a 135 b 193 c 135.2 d 254.193
思路:先判斷ip地址的類別,再根據(jù)ip地址類別求出主機地。
③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后討論其正確性,并找出其規(guī)律性。然后以實例鞏固ip地址的分類方法。
四、
問
題
驅
動
問題驅動,拓展延伸(ip地址的分配與管理)
(1)問題1:我們自己構建的網(wǎng)絡可以設定每臺計算機的ip地址,那么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的計算機所擁有的ip地址能不能自己設定呢?如果不能,又是誰來分配呢?
引導學生從因特網(wǎng)查找有關ip地址分配與管理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互聯(lián)網(wǎng)ip地址的獲取方式。
問題2:由上面所學知識,計算理論上全球最多可擁有多少個ip地址呢?
先討論后分析:
最小地址: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最大地址: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得出結論: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232
然后再討論:全球的因特網(wǎng)ip地址理論上有232(約10億個),美國占了將近一半,資源方面分配不均,ip地址非常緊缺,請問當前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解決ip地址資源短缺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