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案例——多媒體作品合成;
兩個同學一個小組,兩個小組完成一個創意。
(分層學習:沒有完成基本任務的不進行創意設計。)
學生操作:完成創意。
教師動作:巡回指導
教師現場點評幾組學生的創意。
師:我們的小組對這個作品呢進行了完善,大家都提出一些比較好的點子如:添加退出按鈕、一段背景音樂、增加視頻等等。我們都知道創意呢,能給你們不小的收獲,創意源于多思,希望大家養成勤于思考,積極思考的習慣。
環節五::梳理流程,總結經驗(3-4分鐘)
師(小結):我們這節課我主要學習多媒體作品的合成,多媒體合成的一般步驟可以是:布場景---穩場景----連場景 (課件展示);臼菄@場景而展開的,希望大家學好場景,用好場景,學好flash ,用好flash。
下面大家自評下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什么話也可以對老師留言。
生:完成測評練習。
八、我的思考和反思
本節課是浙教版《 多媒體技術應用》第四章、第二節《 多媒體作品的合成》。根據新課程的標準,本次課需要4課時完成。如何在一節課內體現一個多媒體作品合成的完整性呢?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備課起始階段,我就給自己的設計定一個調:在現實生活中找主題,主題要求簡單、新穎、動畫易于表現、一個完整的事件。起先我想到地球的公轉和自轉、一個連接地方的歷史故事等等,但是礙于動畫的表現難度、學生的可操作度等被都否決。一次偶然的電視節目讓我想到魔術,魔術講究流程講究完整性,魔術很神秘也能很快把學生引入課堂。橡皮筋魔術以其道具簡單、可操作性強很快進入我的設計。
多媒體作品的合成畢竟不同于多媒體作品的制作,合成中學生制作的度有多大,作為授課教師是很難把握的,這也對每一位授課教師提出很高的要求。在這堂課上我以橡皮筋魔術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出多媒體作品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素材需求,根據需求確定確定多媒體制作軟件flash。場景的選擇也力求恰當,符合學生的現場制作要求,以猜—想—悟—探為線,在教學過程中還滲透版權德育教育,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行為規范和良好的信息素養。在場景布局和多媒體作品合成階段,力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制作些任務小卡片,幫助那些作品制作環節脫節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線和學生線相伴前行,最后達到學生線和教師線的統一。
整個教學實施下來,我覺得有兩點不盡人意 :1、小組合作學習組織流于形式,小組學習沒有事先真正意義上的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學生的作品亮點不多; 2、學生的作品評價環節過于簡單,學生主體性不強,有些老師那種基于網頁形式的作品上傳評價系統給我很好的藍本,值得借鑒。
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附:教師演示作品截圖:
學生素材: 橡皮筋.fla 學習幫助 背景音樂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