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觀察作文訓練課實錄
發展等級創新訓練課示例之九
深秋時節,萬木凋零,翩翩飛舞的秋葉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為此,我安排了下面的作文訓練課。
課前作業 布置:每個同學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葉子。
作文課實錄:
師生互相問候之后,教師巡視全班,檢查作業 完成情況,并發言:大多數同學都完成了作業 ,采到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葉子,請互相展示一下。(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是,有幾個同學手上沒有葉子。當然,這個課下作業 似乎無足輕重,可它正是這節課的關鍵所在。采一片葉子,事情很小,但體現了一個同學對學習、對生活的態度,這是葉子引發我們的第一個思考。(同學們表情嚴肅)
一個沒完成作業 的學生:老師,我這就去采。
師:好,我給你們五分鐘,去校園采一片葉子。
(幾個學生走出教室)
師: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是什么時候,在哪兒,為什么采這片葉子的?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動了你呢?請用通順、有文采的一段話談談你這片這葉子的來歷。
(幾分鐘后,陸續有人舉手發言)
生(把葉子高舉,展示給大家):這是一片柳葉。我家院里有株柳樹,滿地落葉,全枯了,或被蟲子咬殘了。今天早上,我竟意外地發現了它,它完好無缺地躺在哪兒,修長幽雅。它的美讓我心動,我就采了它。
又一生站起:同學們看我的這片葉子是法桐葉。這是一片不完整的葉子,它已經碎掉了一個大角。在路邊拾起它時,我想到了斷臂的維納斯,殘缺也是一種美。
師點頭,微笑贊許,帶頭鼓掌:哪一位同學發言?
(同學們躍躍欲試)。
生:我也撿了一片并不美的樹葉,它不僅殘缺,你們看,這一面還很蒼白,霜痕猶存,腳印斑斑。它一定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了苦難;它也一定驕嫩過,茁壯過。它老了,安然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這是一片滄桑的樹葉,就像人的一生,我敬重它。(鼓掌)
(出去采葉子的同學們相繼回來)
師:我們問問剛回來的同學,你是怎樣找到葉子的?
生:校園里很干凈,什么也沒有,我正發愁呢,這片葉子恰好飄落在我的頭上,我就把它帶回來了。(笑)
師:這葉子跟你很有緣,沒有尋找、挑選。思考的快樂,卻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獲。請同學們繼續發言。
生:我的葉子不是新采的。昨天我翻開筆記本,意外發現了它,驚喜地叫了一聲。這是一片黃蝴蝶一樣美麗的銀杏葉,是幾年前我和同學在公園里玩時采到的。也是在這樣的秋天,它飄落的樣子很優雅,因為葉片重,在樹根處落了一圈,并不遠走,我們每個都收藏了一片的?匆娝,我仿佛又回到從前,好象一切就發生在昨天。(鼓掌)
生:我家種了幾株細竹。這是一片竹葉,它還是綠的。每次看到竹葉,我就想到《紅樓夢》中黛玉所居瀟湘館里那一叢叢的竹子,想到黛玉在風雨的夜里怎樣聽竹的輕唱、竹的哭泣,想到瀟湘妃子寄人籬下的滴滴眼淚。(鼓掌)
生:我采了一片萬年青的葉子,它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我。
生:我本想采另一片的,可不經意中它刺痛了我的手,所以我采了它來,為了它勇敢的反抗。
一女生顯得有些激動:這是一片香山紅葉,朋友寄來的。今年春天我們去香山,相約一起考北京的大學,我卻失敗了,上了補習班。幾天前她從北京給我寄來了這片紅葉,鼓勵我拼搏。每每看到它,我的心就隱隱作痛。鮮紅的葉子很刺眼,時刻鞭策著我前進。(鼓掌)
師:同學們都表達得很好。我看到好幾個同學都采了松葉,這位同學為什么只采了一小簇?
生:這是校園里松樹上的。它綠綠的,還活著,摘下它,它會疼。為了完成作業 ,我只采了一小點。
師:你很富于同情心,很善良。這位同學采了一大枝,你能說一說嗎?
同學們全望著他,他從容地站起來:這也是校園里的松,我看見它們緊緊地靠在一起,誰也不愿意離開誰,我就把它們集體請到這里來了。(笑)
師:你很機智,用較充分的理由為自己洗刷了“殘忍”的罪名。但愿我們的作文課不要讓校園發生一場浩劫。ù笮Γ┻有很多同學想發言,時間關系,你們可以課下把自己的樹葉的故事講給同學聽,也可以把它寫進作文。下邊,大家仔細看一看你的葉子,看到了什么?可以引發怎樣的思考呢?
(不久,有人發言)
生:這片葉子葉脈很清晰,像網一樣密密交織著,葉子就是通過葉脈、枝干、根從大地汲取營養的。它老了,很象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觀之肅然起敬。(鼓掌)
生:我的葉子很小巧,可葉片很厚,儲藏了很多的水分,這一定是它四季長青的原因。
生:這是一片白楊的葉子,它一面的顏色是深的,一面的顏色是淺的,深的那面一定接受了更多的陽光雨露,而淺的一面則默默忍受著寂寞。
生:這是同一株花上的兩片葉子,一片鮮亮潤澤,很聰明,善于保護自己;一片瘦小枯干,可它是勇士,身上還有搏斗的傷疤呢。
生:這是一簇松葉,像針一樣根根直立,而且全都指向上方,一副倔強不服輸的樣子。
師鼓掌:說得好,觀察得細。下邊調動我們的嗅覺,大家聞一聞,你能聞到什么氣味?
不久,有學生站起來:我聞到了泥土的氣息,有點甜,似乎還有青草味兒。我正是在路邊草叢里找到了它。
生:我聞到了春天楊柳枝被折斷后的甜絲絲的味兒,又透著一絲苦,淡淡的,可很清新,直鉆鼻孔。我仿佛置身于無邊的田野,我似乎看到這片葉子在春風里唱歌。(鼓掌)
生:這是一股純自然的味道。我想去草地上打個滾,去樹林里跑跑步。
生:我的葉子是香的,與香皂、香水不同,它清清爽爽,不含一點渣滓。
生:我實在聞不出任何的味道,可我知道它的花香味兒很濃。(鼓掌)
生:我聞到了腐爛的霉味,它由綠而黃,現在變黑了,這是任何生命都不能抗拒的?蛇@味道讓人回味,是一種包容和坦然。(鼓掌)
生:我聞到了雨夜的味道、花的味道。
師:好!大家的嗅覺非常靈敏。下面,我們看看自己的聽覺是不是同樣靈敏。我們聽一聽葉的聲音,這更需放飛我們的想象。(有的同學似乎不信:有的把葉子放在耳邊,屏息凝神。)我是能聽到很多聲音的,很動聽,你們呢?
(不久,有的學生神情舒緩,似呼聽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了“嘩啦啦”的風聲、葉子與同伴的拍手聲,我還聽到了它們的歌聲、痛苦的啜泣聲。
(很多同學的思路被打開,爭相發言)
生:我聽到了小鳥的叫聲、蜂蝶的呢喃細語,還有葉和花和悄悄話。(鼓掌)
生:這葉子是在教室里摘的。剛才我聽到了同學們的讀書聲,老師的講課聲,“沙沙”的筆記聲,板凳、桌椅的碰撞聲,還有鈴聲。
生:這是一片路邊的葉。我聽到了喧鬧的人聲、汽車的喇叭聲、一對朋友在樹下的傾訴、一對戀人的海誓山盟、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呵斥、一位老人的自語“歲月不饒人啊”。(鼓掌)
生:我聽到了葉子說:珍惜青春,珍惜生命。
生:我聽到它在唱歌,聲音像楊洪基那樣渾厚蒼涼。
生:我聽到它在哭,因為它受了傷。
生:我聽見它說:謝謝你們對我的理解,我終于找到了知音。(笑)
師:我為你們敏捷的才思、富于文采的語言鼓掌。我們已經從多方面、多角度賞析了葉子,我們還要嘗一嘗它的味道,品一品葉的生活。
(有的同學欣然張口,卻皺眉叫“苦”;有的同學把葉子放在嘴里,卻不敢嘗)
師:誰說說葉子的味道?
生:又若干又澀,這是葉子積了一生的眼淚。(笑,鼓掌)
生:是很苦,可我還想再嘗嘗,因為很久我都不吃苦的東西了。我挺喜歡吃苦瓜的。吃甜的,吃酸的,吃辣的,也吃苦的,營養才均衡。
師向一生問:你怎么沒有嘗?
生:我怕有毒,不嘗我也知道葉子是苦的。
師:誰對這個同學的發言談談自己的觀點?
生:他缺乏冒險精神。如果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有第一個敢于挑戰生活的人,我們的生活會這樣豐富多彩嗎?西方一些國家就很崇尚冒險精神,這是一個銳意進取的民族不應該缺少的。
生:我們應該有不怕“苦的”精神。葉子的苦與生活的苦比起來,不知要差多少呢。這么點苦都吃不了,我們怎么能把生活中的苦變成甜呢?
(師生共同鼓掌)
師:這節課同學們討論得很成功,從你們的表情看,我想你們一定收獲不少,想說的話還很多。那么我布置一篇作文:以“葉”為寫作內容,自擬題,文體不限,寫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以前,大家總覺得作文沒有可寫的,一說寫作文就唉聲嘆氣。(笑)其實作文源于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深入思考,我們自會品出生活的豐富多彩,會發現可以攝入作文的東西原來很多。(同學們點頭)好!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寫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作文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