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質介紹
教學內容 | 初中化學:二氧化碳的性質
| ||
教 學 總 目 標
| 1. 通過實驗演示,幫助同學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并且對二氧化碳的實際應用有所了解。 2.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相信科學的科學態度。
| ||
教學重點難點
| 重點:使學生認識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和掌握相關反應方程式。 難點:使學生靈活運用二氧化碳的性質,并能解釋某些自然現象。
| ||
課前準備
| 投影設備,藥品,實驗儀器等。(事先要估計要同學可能的答案,設計實驗) | ||
教 學 過 程
| |||
步驟
| 教 師 的 活 動 | 學 生 的 活 動 | 子目標 |
導 入 新 課 | 導入 : 1、先播放一段FLASH,講述二氧化碳氣體的趣聞。“死狗洞”(上節課結束時,已經講過這個故事,這次以FLASH的形式再講一遍。)
2、讓同學通過試著提出可能的解釋。
3、歸結同學的答案,寫在黑板的左側。
4、提議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迷。
| 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 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 |
探
求
新
知 | 1、首先取出實現制備好的二氧化碳氣體,裝在透明的集氣瓶中,說這和那個山洞一樣的氣體。
2、讓學生根據自己同意的答案,分成小組,按分組情況可零時調整座位。
3、要求學生小組內討論,設計出驗證實驗(課前已經作為作業 布置任務,讓同學回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其中驗證的實驗只要求對之前接觸和學到過的一些驗證方法,從顏色,比重,氣味,酸堿性,氧化性,和助燃性等來考慮)。
4、按同學的想法,進行實驗的演示 老師進行實驗操作,對于某些 實驗輔以用多媒體演示。 準備比重實驗,與水的實驗(滴加酸堿指示劑),與石灰水的實驗,滅火實驗,小白鼠實驗等
5、要求學生歸結實驗現象和給出結論。
6、老師對同學的回答作出一些必要的修正。 老師板書:寫出實驗的現象和結論。 物理性質:無色略帶酸味氣體無毒能溶于水,固態為干冰 化學性質:氧化性,酸性氧化物,不能燃燒
7、要求學生回憶以前接觸過的氣體,讓學生判斷是不是我們之前學過的某種氣體:氫氣,氧氣。
8、給出整個揭密的研究過程,以FLASH播放,當地的一些地質考察情況,和山洞的剖析圖。
9、最后,把蒙在試劑瓶標簽上的黑紙揭開,向同學展示標簽“二氧化碳”, 講述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氣體——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來制備這種氣體。講到,科學家還要做大量工作,測定此分子中所含的元素和分子量,以后再其中有現代的質譜技術,核磁共振技術,紅外光譜技術等等,這些將在以后的課程中穿插介紹。
9、將黑板上的二氧化碳的性質下面,添上相應的反應方程式。 CaCO3+HCl=CO2↑+CaCl2+H2O CaCO3 = 3CaO + CO2↑ CO2+HO2=H2CO3 CAOH2+C02=CACO3+H20 | 1、學生按自己同意的解釋,分成小組,進行學習。 2、學生觀察,明確實驗方法和注意點。 3、每組派一位同學來講述自己的實驗設想。
| 通過小組學習、探究,使學生知道學會觀察問題和設計實驗,學會正確的判斷。
|
探
求
新
知
| 4、學生觀察實驗
5、學生把實驗現象記錄在紙上并進行交流。
6、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推選出一名學生匯報交流。
7、學生回答以前的學過的氣體的性質,經過比較,得出結論:不是我們之前學過的氣體。
8、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 使學生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 |
探
求
新
知
| |||
實
踐
應
用 |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 有關二氧化碳的性質,你還想知道什么? 思考: (1)、二氧化碳的滅火是應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質? (2)、汽水中的小氣泡是什么氣體? (3)、進入久封的地窖,應事先做什么小實驗,才能知道下面是否安全? 3. 希望學生根據今天的內容,自學二氧化碳的應用。
| 1.學生說一說今天學到 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2.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相信科學的科學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