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溶質的質量分數(第二課時)
不紙上談兵,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師指導細膩、得法。
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引導思維。
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啊!
教師: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學生:先計算:要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各多少克?
教師:請你繼續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我們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 g×16%=16 g。
教師:接下來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試著做一做。(投影顯示解題格式與要求)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合作探究。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進行展示和交流。
教師: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計算出的20%溶液是溶液的質量,可是液體的量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體積表示,那該怎么辦呢?
學生:用密度公式換算一下就行了。
教師:一般情況下,16%的鹽水的密度大約為1.03 g/l。
學生:(進行計算)
教師:我們的計算結果是:需要水的質量為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為 ml。完成以上計算后,接下來應該怎樣操作呢?
學生: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倒入一只干凈的燒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的體積,加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后裝瓶,再貼上標簽。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重點研習“計算”這個步驟,而略講“稱量”“配制”“裝瓶、貼簽”幾步。重難點突破措施得力。教師:同學們的計算和實驗操作都做得很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獲得了哪些新知識和技能,請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學生:(學生分組交流看法和觀點,達成共識)
教師:(布置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課堂總結形式新穎。點 評
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計算演繹成學生的實驗、生活體驗,用一系列探究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點撥思維、訓練方法,既豐富了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的化學意義,又做到了講練結合、落實基礎,在教學方法上是一節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好課。
點評: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中心學校 陳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