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酸和堿》
教學目標:
1、了解物質的重要性質:酸堿性;理解溶液酸堿性強弱與ph的關系;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的意義。
2、初步學會探究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質酸堿性的方法。
3.了解酸和堿在人類生命活動中的意義, 增進對化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
酸和堿強弱程度及其實質
教學難點
認識酸和堿對生命活動的意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課前診斷:
1、什么是酸?什么是堿?
2、nahso4是酸嗎?
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診斷上節課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做鋪墊
情景引入:
nahso4不是酸,但其水溶液顯酸性。所以只要溶液中含有較多h+的顯酸性,只要含有較多oh-的溶液顯堿性。
問題:廚房中有兩杯醋溶液,你怎么知道哪杯濃度更大?
可以通過嘗的方法得出哪杯溶液濃度大
通過問題討論,讓學生產生探求知識的愿望,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如何測定溶液的ph值?下面我給同學們演示一下:
我這有一瓶待測液,取少量于試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比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操作一下呢?
仔細觀察,了解ph試紙的使用方法
進行規范的操作,讓學生在實驗時養成規范操作的好習慣
學生實驗: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強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用完后要進行洗滌)
點撥:ph試紙只能粗略的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只能準確到整數)要精確的測定就要使用ph計
按照老師的點撥進行實驗操作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