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出示一小瓶一氧化碳,觀察并探究其物理性質
邊討論、邊探究、邊匯報
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一氧化碳為什么有毒呢?
學生回答
復習舊知識
課件演示
這個實驗說明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觀察燃燒的現象和燃燒的產物。
學生上臺操作,其他學生觀察
防止一氧化碳污染教室
提問:
1. 如何鑒別一氧化碳和氫氣?
2.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有毒的可燃氣體,是煤氣的主要成分,為了讓人知道是否泄露,可采取什么措施?
3. 一旦發生泄漏,怎么辦?
4. 煤爐中發生了哪些反應?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可以怎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分組討論、交流,得出答案
掌握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主動參與社會決策。
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
課件演示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學生上臺操作,其余學生觀察并分析原因。
讓學生在有驚無險的爆炸聲中體驗實驗應規范操作,懂得可燃性氣體(粉塵)的使用方法。
小組討論 形成共識
1. 為什么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熱?
2. 氧化銅的顏色為什么回變化?體現了一氧化碳的什么性質?
3. 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會出現什么現象?它起什么作用?
4. 左邊的酒精燈有何作用?還有什么方法?
討論交流、發言。
1. 使學生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2. 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節能意識。
3. 使學生不拘于書本,大膽創新、不斷改進。
學以致用
體驗成功
1. 回家調查你們周圍使用煤氣或煤爐的用戶,尋找安全隱患,幫助他們設計改進的方案。
2. 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應如何急救?
思考、討論、交流
通過討論得出結果,體驗討論式學習的好處,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教后感
上性質實驗課。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通過實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比較容易,總的來講,學生知識掌握的教好,課堂氣氛也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