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氫氣的實驗室制法
一.知識教學點1.實驗室利用金屬和酸反應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2.置換反應。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氣法收集氫氣的方法。4.原子團的含義。二.重、難點 1.重點: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和基本操作。 2.難點:置換反應的理解。三.教學步驟(一)明確目標1.使學生掌握實驗室利用金屬和酸反應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2.使學生理解置換反應。3.學習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氣法收集氫氣的方法。4.使學生了解原子團的含義。(二)整體感知本節從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入手,通過討論,確定了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實驗裝置和收集氫氣的方法。完整的闡述了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全過程,對學生來講是一個完整的實驗體系,對學生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的發展來說是很好的教材。此外,課本又從幾個實驗入手歸納總結出了置換反應。這樣可以使學生對置換反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進行對比加深理解。 另外,本節選學部分還介紹了啟普發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學生在課下閱讀,也可以在課上展示,使學生對它的結構、原理、適用范圍有較深刻的了解。(三)教學過程[新課引入]:前面我們學習了水的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會分解出氫氣,那么,它為什么叫做氫氣呢?這是因為氫氣是在相同條件時,在所有氣體中密度最小的氣體,也就是說,它是最輕的氣體,因此,它的中文名稱為氫,其含義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紀,人們就已經發現了這種氣體,但是人們并沒有把它作為一種新的元素,而把它叫做可燃空氣。直到18世紀,拉瓦錫才通過許許多多的實驗證明了它是一種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單質是氫氣。[講解]:那么,氫氣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氫氣的制法。[板書]:一.氫氣的制法[講解]:在上節課我們看到了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但是應當注意這種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所以成本較高,不適合在工業上大量生產氫氣。在工業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價的原料來制取氫氣,常常是利用天然氣或水煤氣為原料來制取氫氣的。[板書]:1.工業制法 原料: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ch4)。 水煤氣(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講解]:在實驗室中是如何制取氫氣的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主要內容。[板書]:2.實驗室制法[講解]:實驗室制取氫氣不可能使用電解水的方法,因為這樣反應速度慢,產氣量少,在實驗室中我們一般情況下是利用金屬與酸的反應來制取氫氣的。[板書]:(1)反應原理:金屬與酸的反應[實驗]:演示實驗3-3:鋅與硫酸的反應。[教師活動]:組織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講解實驗步驟及操作要求。[觀察現象]:產生可燃性氣體,反應后的液體蒸干后得到白色固體。[討論]:氣體和白色固體分別是什么?[小結]:可燃性氣體為氫氣,反應后的白色固體為硫酸鋅。[板書]:實驗3-3:鋅與硫酸的反應現象:① 產生可燃性氣體。② 反應后的液體蒸干后得到白色固體。 反應表達式:鋅 + 硫酸 → 硫酸鋅 + 氫氣 zn + h2so4 → znso4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