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 溶液(人教九下)
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知道溶液是一類重要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應用。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重點和難點重點: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認識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難點:對溶解過程的理解。實驗準備五種溶液:氯化鈉、硫酸銅、氯化銅、高錳酸鉀、氯化鐵。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設計本課時主要是以實驗探究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實驗組織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小組總結從而得出結論,教師只是引導、組織好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活動。教學過程點評情境創設教師展示已經配制好了的五種溶液:氯化鈉、硫酸銅、氯化銅、高錳酸鉀、氯化鐵,讓學生觀察,并設疑:你想到了什么?學生1:看到不同顏色的液體。學生2:可能是不同物質溶在水里的結果。學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結果。……教師引入: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溶液,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些溶液是怎樣形成的?(教師板書課題1:溶液的形成)學生齊答:想!教師活動:下面請同學們做:“活動與探究(一)幾種固體物質溶解于水”藥品:食鹽、糖、硫酸銅晶體、水儀器:玻璃棒、100 ml燒杯三個、藥匙展示不同顏色的溶液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食鹽糖硫酸銅晶體現象結論培養學生集體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認識溶液、溶質、溶劑。學生們分組實驗,教師巡視,個別加以輔導。等同學們大部分完成后,請一個小組的代表談談本小組的實驗情況:學生回答:我們這組的實驗現象是:食鹽、糖、硫酸銅晶體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銅晶體溶解后的液體是藍色的。結論是:它們都能溶于水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很好。還有沒有不同的現象和結論的?學生甲:我們這組還發現有少量固體物質仍存在液體中。教師:很好,這說明這些固體沒有被水溶解完,誰能說出有什么辦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學生乙:可加水。學生丙:還可加熱。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觀察得也很仔細。下面讓我們再來觀察老師的這五種溶液,要求從上、中、下、左、右仔細觀察有些什么特點。培養學生分析、觀察和歸納總結能力,由點帶面,由一般到特殊,從而得出溶液等概念。學生1:它們的顏色不同。學生2:每一種液體都一樣。學生3:它們都是混合物。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教師邊引導學生觀察邊口述溶液、溶質、溶劑的定義并將它們板書到黑板上)設疑:根據你們的觀察,誰能說出溶液的特征來?學生1:均一、穩定。聯系實際:誰能說一說你在生活中所見到的溶液,并說出它的溶質和溶劑。學生2:糖水,糖是溶質,水是溶劑。學生3:醫生給我打針時的藥是溶質,蒸餾水是溶劑。學生4:醫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教師設疑: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對溶液有了一定的認識。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時有這樣的現象,當油漬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時,你將怎么辦?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