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 溶液(人教九下)
↓升高溫度升高溫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分析歸納,課件演示飽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提煉升華,促進類化,構建體系。深化探究,激活思維室溫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溶液達到飽和,升高溫度,杯底kno3固體繼續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卻到室溫,20 ml水溶解kno3的質量不超過10 g,此時多余的kno3會怎樣?(觀察杯中kno3晶體和課本上圖9-11,閱讀感悟,請生上臺投影kno3晶體) 探究發現,聯想頓悟觀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跡。觀察教材上從海水中提取食鹽過程圖。聯想:炒菜時,菜湯在鍋里蒸發,鍋底上有白色斑跡;運動出汗衣服上會出現白色斑跡……學以致用,趣味延伸練習:教材p40,習題1、5、6。家庭小實驗:制取明礬晶體(p40)。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提升學生質疑能力。 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2 溶解度(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會利用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重點和難點重點: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難點: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實驗準備投影儀、坐標紙、汽水兩瓶、火柴、帶導管的橡皮塞、試管、澄清的石灰水。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點評教師: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純堿,那里的農民冬天撈堿,夏天曬鹽,你知道為什么嗎?學生:(議論紛紛)教師:你可能暫時還不知道為什么。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后,你就會從中找到答案。在前面的活動與探究中,所用的水均為20 ml,其中溶解nacl與kno3的質量是否相同?學生甲:不相同。乙:不加熱時,二者相近。丙:加熱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教師: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們如何來定量地描述kno3與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強弱呢?學生:溶解度。教師:這位同學回答得不錯。什么叫溶解度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學生:(大聲朗讀)(教師板書)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教師:在教材p36,表9-1,給出了幾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大家查一查20 ℃時nacl的溶解度。學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乙:不對,應該是36.0 g,溶解度有單位,單位是g。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表揚乙,肯定甲)乙同學回答得很準確,溶解度有單位。“在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這句話所表達的含義是什么呢?學生:(踴躍發言)甲:在20 ℃時,36.0 gnacl在100 g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乙:在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讓學生體驗成功后的喜悅。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都不錯,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個要素:①指明一定溫度;②溶劑為100 g;③必須達到飽和狀態;④單位為g。及時小結,糾正偏差。學習了溶解度的概念,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練習,相信你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