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活動與探究)
a:這個解釋讓我們明確了更多的知識。再請第十組同學說一下,你們得出稀鹽酸的ph為1.5是怎么回事?
第十組代表:在測的時候,我們發現ph試紙的顏色和標準比色卡并不完全一致,我們就取了中間值。
b:那就是說是想像出的一種顏色了,顏色是能想像出來的嗎?
第十組代表:好像又不能。
生1:既然不能,那么用最接近的顏色反而更準確了。
生2:說明用ph試紙只能粗略地測量。□教學過程□點評
生3:書上說,用ph試紙測是最簡單的方法,我知道醫生給人看病時也常用ph試紙,而給人治病,應該是要求很高的,這是怎么回事呢?(冷場)
a:老師,請您回答。
師:這就如托盤天平也是粗略地稱量,大多數情況,所得到的值已足夠達到要求。現在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把已用過的ph試紙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一下有沒有變化。
生1:和先測的值比較,有變化。
生2:說明時間長了ph試紙的顏色會發生變化。
生3:要求我們在測ph時,把液體滴在ph試紙上后,要立即與比色卡比較,才能反映出液體的ph。
師:請同學們任取一種剛測過ph的液體,放在小燒杯中,用ph試紙放在里面看看。
生1:液體變顏色了。
生2:取出試紙讀數,液體的ph與我們剛才的數據有區別。
a:我和小b同學也觀察到了這個現象,那這說明了什么?
生1:這個紙不是普通的紙,是ph試紙(笑聲,誰不知道),我是說上面有藥。
生2:對,就跟我們的衣服上沾上污物,放入水中,污物會擴散到水中一樣。
生3:如果把ph試紙直接放入藥品里,藥品可就被污染了,并且也測不準。
b:同學們觀察和分析得很好,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你們真棒。
點評:及時歸納與總結。
a:現在我們歸納一下用ph試紙測ph的方法。
b:還有,在測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老師邊聽邊板書)
方法
注意事項(主要原因)
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試紙上不能把紙放在試劑瓶里(防止污染藥品)2.立即讀數準確讀數(時間一長,ph試紙會變色)3.取整數值更符合實際4.酸的ph<7,堿的ph>7,中性的ph=7對書本知識進行了驗證
點評:在測之前先做猜想,是探究的要素,生活中的經驗,被科學實驗予以驗證。
a:現在我們來做下面的實驗。我們的桌面上老師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物品,在測之前,先按你們的經驗,把你們認為是酸性的擺放在左邊,中性的擺放在中間,堿性的擺放在右邊,不能確定的放在旁邊,請老師到各組去看看。
(學生討論,擺放→老師檢查,匯報給主持人:擺得不錯)。
b:老師認為我們和大家的擺得都不錯,可我還想知道你們這樣擺放的道理和我們的是否一樣。
生1:我們吃的有酸味的就是酸性,聽大人們講,有澀味的就顯堿性,以前人們用草木灰水來洗衣服,我想草木灰顯堿性。
生2:聽媽媽講,做米糕要用石灰,有時米糕有澀味,所以石灰水顯堿性,造紙廠也用了石灰,所以造紙廢水也顯堿性。
生3:我是看了書62頁的圖1018后擺放的,圖上沒有的則是憑經驗和感覺分的,比如純堿溶液不就是堿性嗎,食堂就常用堿水洗油污。
a:現在,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方法,測一下我們桌面上物品的ph,看看我們的經驗對不對。
b:做好后,請各組派代表,把結果送上來讓我們比較一下。
(學生測試,各組代表公布測試結果)
a:同學們的結果比較一致,就是西紅柿的結果不大相同,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