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21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4.哪一事件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xx年7月底,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5.大戰爆發后,哪個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背離了原先參加的軍事集團?(意大利)
[師]我們應如何評價意大利的參戰?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自己的盟友開戰說明了什么?請同學們開始討論。
[生]討論、回答
[師]1882年,意大利加入到了德奧軍事集團,原屬同盟國成員,但由于矛盾重重,一開始就是個最不穩定的成員。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利用意大利在財政和經濟上的困難,采用先打(關稅戰)后拉(貸款),并配合其他靈活外交手段,使意大利實際上從三國同盟中分化出來。大戰爆發后,意大利借口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事先未同意大利磋商,有悖于三國同盟約,拒絕參加對協約國作戰,于8月3日宣布中立。戰爭初期,意大利同交戰雙方都提出過領土和其他方面的要求,雙方進行討價還價,由于協約國爽快地答應了意大利的要求,于是,意大利于19xx年4月26日在倫敦同英、法、俄簽訂了四國秘密協定。5月23日,對奧匈宣戰。意大利的三心二意、望風使舵,充分說明了帝國主義發動一戰,完全是為了謀取自身的利益。就帝國主義國家之間而言,只有利益的結合,而毫無信義而言。所以,我們說,一戰實際是一場帝國主義間的爭奪戰。
[師](多媒體顯示)凡爾登戰役
[師](解析)第一次大戰開始后,法英軍隊同德軍在西線展開了激戰,西線戰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主要戰場。1914~19xx年,德軍在各個戰場上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急于改變戰場局面。19xx年,德軍集中大量兵力向法國的凡爾登要塞發動了進攻。凡爾登是法國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門戶和法軍戰線的中樞。德軍進攻凡爾登,要把它變成“碾碎法軍的磨盤”。
開戰前,法軍并沒有意識到凡爾登要塞的重要性,駐守凡爾登要塞的法軍兵力只有4個師10萬人和270門大炮,而進攻凡爾登的德軍兵力卻達到10個師27萬人,而且都是精銳部隊,由德國皇太子親自率領。19xx年2月21日上午10點15分到下午4點45分,德軍集中了所有炮火猛轟凡爾登,把凡爾登附近的戰壕幾乎全部摧毀、森林燒光,甚至連山頭也被削平。同時,德軍的飛艇還對法國的鐵路線進行轟炸。24日,法軍總參謀長到達凡爾登,傳達死守命令。法軍的死守,造成了德軍的進攻速度緩慢。但是,由于法軍的失誤,德軍在25日占領了部分法軍陣地,法軍陣地被切成數段,與后方的交通線也被切斷。凡爾登危在旦夕。這時,法軍統帥部意識到凡爾登的命運同法國的命運已經連在一起,于是,法軍急調援軍,并任命法軍第二集團軍司令貝當為凡爾登地區法軍總司令。25日,貝當到達凡爾登要求士兵死守,不準后退,并在27日后的一周內調集了27萬援軍和大量軍事物資。這期間,每晝夜有6000輛法軍汽車到達凡爾登。法軍信心大增,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三四月間,德軍雖然發動了進攻,但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5月,雙方進入了消耗戰。從3月開始,法軍向盟軍求援,俄軍在東線發動了進攻,英軍也接替了部分法軍防線,使法軍第十集團軍得以調往凡爾登。6月7日,德軍發動了第三次大規模進攻,占領了部分法軍陣地。法軍由于得到了大量援軍,最終擋住了德軍的進攻。7月11日,德軍進攻停止,戰場主動權開始向法軍轉移。在此期間,4月,貝當調走,第二集團軍司令尼維爾成為凡爾登法軍總司令,他在19xx年的10月和12月兩次發動反攻,奪回了被德軍占領的失地。12月18日,凡爾登戰役結束。凡爾登戰役中,法軍總兵力的70個師中有66個師先后參加了凡爾登戰役,而德軍也有46個師投入戰斗。雙方傷亡的總兵力高達70萬人,其中,法軍損失略多。因此,凡爾登戰役也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凡爾登戰役后,雙方重新進入陣地戰。由于德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都遠不如英國和法國,長期的消耗戰明顯對德軍不利,德軍開始走下坡路。因此,許多人認為凡爾登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