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教學案例
學生:清除一側空氣,“去掉”一側氣壓,另一側大氣壓才能顯示出作用效果。小組丙:將玻璃管下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指按住玻璃管上端,將玻璃管移出水面后,水不掉下來。小組丁:把試管灌滿水后倒插入水中,水不落下來。把試管往上提,只要試管口不離開水面,試管中的水總是滿的。……教師:同學們做得很好!現在請大家再觀察一個實驗。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把兩個鐵制的半球對合在一起,用抽氣機將空氣抽出來,先請兩位力氣大一些的男同學來拉,再把閥門打開,請兩位力氣小的女同學來拉。結果這兩位男同學用盡力氣,也沒有把兩個半球拉開,而打開閥門后,兩位女同學很輕松地就將兩個半球拉開。教師:這樣的實驗很早就有人做了(讓學生閱讀教材有關“馬德堡半球實驗”的內容)。教師:馬德堡半球實驗說明了什么?大氣壓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知道大氣壓的大小?學生:說明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大氣壓很大;如果知道拉力的大小,就能算出大氣壓的大小……2.怎樣測量大氣壓教師:我們通過實驗已經感受了大氣壓的存在,同時知道大氣壓是非常大的,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測出大氣壓有多大呢?讓學生利用吸盤式衣鉤、注射器、彈簧測力計、鉤碼等器材,類比馬德堡半球實驗,設計實驗估測大氣壓,并動手做一做。教師巡視時可參與學生的交流,視學生討論的情況適時點撥,使學生設計出測量大氣壓的實驗方案,例如:教師:要計算大氣對注射器活塞的壓強p,需要測出什么?學生:需要測出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和活塞的面積。教師:怎樣測量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和活塞的面積?學生:把注射器活塞推至頂端,排出管中的空氣,用橡皮套封住針口。在活塞上系根繩,用彈簧測力計拉,記下活塞剛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等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學生:這樣測不準。你發現活塞被拉開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已經變了。可以在活塞上掛鉤碼,活塞掉下來時,鉤碼重多少,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就是多少。學生:活塞的受力面是圓形,測出周長,就能算出面積。學生:測出直徑也可以算出圓底的面積。學生:注射器上有刻度,讀出它的容積,測出有刻度部分的長度,就可以算出活塞的面積。 ……學生利用利用注射器、鉤碼;或吸盤式衣鉤、彈簧測力計等進行實驗,估測出大氣壓的值。教師:同學們很聰明,利用簡易的器材就測出了大氣壓的值。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測量大氣壓呢?演示實驗:出示一個長滴管,將長滴管下端放進紅墨水中,先輕輕擠壓滴管的膠囊,再用力擠壓,讓學生觀察液柱上升的情況。教師:液柱為什么會上升呢?假如玻璃管是足夠長的,液柱會一直上升嗎?由此你能想到一種測量大氣壓的方法嗎? 學生:當用力把玻璃管里面的空氣擠出來時,由于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使液柱上升;若把玻璃管內的空氣全部排除,當玻璃管內水柱的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時,水就不再上升了,而且保持一定高度。測算出這段水柱的壓強,其大小就等于大氣壓強。教師:這個實驗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由于水的密度過小,要求玻璃管的長度很大,所以,科學家們選擇了密度大的液體——水銀來做實驗。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用多媒體播放托里拆利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