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教學案例
大氣壓本來是看不見的,這里變形的瓶子和“咔咔”的聲音,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受,并激發學生思考,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節課的主題上來。借助多媒體介紹大氣層,并類比液體壓強說明大氣壓形成的原因,學生易于理解。教師事先把實驗器材全部擺在學生的實驗桌上,學生不是按老師的安排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而是自主選擇器材,設計實驗,充分利用初中學生喜歡動手實驗、喜歡展現自己聰明才智的心理特點,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發思維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上臺展示自己設計的實驗,邊演示邊講解,大家既學會了知識,又加強了印象,學生還能獲得一種“成功感”。
學生通過觀看實驗或親身體驗,感知“大氣壓是很大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大氣壓究竟有多大?
提示學生類比馬德堡半球實驗設計實驗,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路,以避免學生茫然無措。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點撥者,是參謀和助手。
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硬性“給出”托里拆利實驗,學生難以理解。這里通過“長滴管吸水”這樣一個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循序漸進得出托里拆利測大氣壓的方法,學生不僅易于理解,而且能體驗到科學家當時的設計思想和設計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既讓學生感性地認識到大氣壓的大小,又解除了學生的疑惑。既讓學生體會到大氣壓的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又滲透了思想教育!皬奈锢碜呦蛏睢。豐富的資料使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這一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這里探究“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學生很感興趣。讓學生嘗試寫出本節課的流程圖,不失為學習總結的一種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