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集之文學作品的欣賞
宦游人——為了做官而遠游四方的人。
3、先由學生逐句翻譯,再出示譯文。(幻燈②)
4、教師提示。
單純的翻譯和詩歌賞析是不同的,翻譯只落實到宇、句層面,而賞析則往往從思想內容、蘊涵感情、表現手法、作品價值等方面進行深入評價和整體審美。
5、對照課文,聽錄音(開闊的胸襟豪邁的離歌)一文,
思考下列問題。
(l)全文可分三段,簡要指出每一段分別從什么角度對詩歌進行了評析。
(2)第2---6段有什么共同特點?
(3)劃出文中的比喻句,說說它們的作用。
6、聽錄音后,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第一段(第1段)——詩歌的感情基調
第二段(2-6段)——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
第三段(7—8段)——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2-6段的共同特點是邊評邊述,評述結合。先介紹詩歌每一聯的內容,掃除古典詩歌閱讀時的語言障礙,抓住詩句的內涵加以概括的敘述;在評析時,緊扣介紹的內容,結合詩歌的背景,剖析其不同于一般離別詩的深刻意蘊,又從詩歌的特性出發,從意象、格律等方面加以評論、賞析。
7、再聽錄音。
8、布置作業:背誦。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課文,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2.通過口頭評析詩歌作品,進一步提高鑒賞能力和聽說能力。
二、教學過程
1.背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l)全體背誦。
(2)個別抽查。
2.快速默讀課文,為復述作準備。
3.請學生分段復述。
要求:
(l)復述時不再看課本。
結合自己的理解復述,不要機械背誦。
以吐字清晰,聲音響亮。
(4)其余的同學認真聽,然后評議誰“說”得最好。
4.根據自己選擇的詩歌作品以及所作的預習準備,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口頭評析。
5.每個四人小組推薦一位代表,上臺評析詩歌作品。
語言要得體(2課時)
一、教學設計思路
語言得體屬于修辭范疇,涉及面較廣!暗皿w”表現在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句子和詞語。句子是由詞語組成的,詞語如果運用得不正確、不貼切,會直接影響句子的表達效果,教學時重點直落實在恰當選用詞語上。
課文主要從五個方面來分類說明語言要得體,條理分明,可以按照編排順序,逐一講授和訓練。
二、教學要點提示
1.根據表達者的身份來選用詞語,組織句子。
2.根據不同聽眾和對象選用詞語,組織句子。
3.根據場合與文章用途選用口語或書面語體。
4.根據語義輕重與適用范圍選擇恰當的詞語。
5.學會在交際場合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古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