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集之文學作品的欣賞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1、填空
①時間:___②地點:___③人物:__
2、《清明》一詩的每句可刪去一個字,刪去后每句又可改成二句,使全詩變成一首八句的“三言詩”,而內容卻與原詩保持一致。試寫出這首八旬“三言詩’來。
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1、關于這首詞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的作者是唐代的辛棄疾。
b.“西江月”是詞的題目。
c.“驚”和“嗚”不是分別寫“鵲”和“蟬”的,而是說“鵲”“蟬”“驚”“鳴”
d.“見”,讀jian,見到的意思。
2、詞中以“____”寫烏云密布,這樣寫的好處是增加畫面的美感。
3、從全詞看,是生機勃勃的農村風光和令人喜悅的_____,喚起了詞人辛棄疾的愉快心境
黃鶴樓進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一、下面詩句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故人西辭黃鶴樓 孤帆遠影碧空盡
a、 b、
西出陽關無故人 勸君更盡一杯酒
一行白鷺上青天 無花只有寒
c、 d、
一江春水向東流 遠上寒山石徑斜二、對詩中詞語的理解.不了確的一項是
a.“西辭”說明朋友要去的揚州是在東面辭,告辭。
b.“煙花”二字,形容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花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