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孔已己》學案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本段的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①時間:_____________②地點:______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_____④事件: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畫有橫線語句的描寫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是外貌描寫,說明孔乙己的悲慘遭遇,是因為他的好喝懶做,四體不勤。
b.②句是語言描寫,表明孔乙己以謊言來維持自己的“尊嚴”,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動描寫,說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處,想在瞞和騙中茍且偷生。
d.④句是動作描寫,“摸”字形象地寫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僅有的四文錢的吝嗇心理。
4.“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時節氣候之外,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中幾次寫酒店的人對孔乙己“笑”,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確切的
一項是( )。
a.增強悲劇氣氛,與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強烈的對比。
b.揭露封建社會的冷酷。
c.批判當時群眾的麻木、冷漠。
d.加強喜劇色彩,是對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諷。
6.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對其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說明掌柜唯利是圖,一心只想著錢。
b.擔心孔乙己不能還他的錢。
c.含蓄地表現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價還不如十九個錢。
d.表明孔乙己每況愈下,窮困潦倒。
五、拓展延伸
閱讀《善良的種子》,回答問題。
善良的種子
朱成玉
①父親常說,只要人幫人,世界上就沒有窮人。
②父親不舍得花錢,是村里有名的“摳王”,可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從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盡量去幫助。記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費給了一個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鄉鄰以為父親又是為了節省路費,“摳王”的名號在村里愈發叫得響亮了。
③父親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顧的對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時節,父親和幾個鄉鄰去城里買種子。買完種子后,父親的兜里還剩下100多塊錢,他沒花,連午飯都沒舍得吃,就和幾個鄉鄰急匆匆地坐上了回鄉下的客車。大概是買票的時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張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時候,那張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飛了。在那個年代,100塊錢不是個小數目,可以買很多東西呢。父親急得滿頭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確定錢丟了之后,父親感到眼前一黑,差點暈倒過去。車上人很多,父親看著滿車廂的人,感覺每一個都像是偷錢的人。
④父親正在心里痛罵自己粗心大意的時候,聽到了車下一個女人聲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種子丟了,你們誰看到我的種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種子啊……”
⑤那個丟了種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說她把種子放在站點,自己去解了個手,就這一小會兒工夫,種子咋就沒影了呢。她說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個人支撐著,她命苦啊。她呼天搶地。車里人都紛紛對這個丟了種子的人表示同情,紛紛譴責那個偷種子的缺德的人,他斷了窮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車再說吧!备赣H勸她,忘了自己也是個遭遇了盜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