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孔已己》學案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測試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附和(hè) 硯臺(yàn) 羼水(chàn)
b.漲紅(zhàng) 綻出(zhàn) 茴香(huí)
c.間或(jiàn) 著了慌(zháo) 舀水(yǎo)
d.不屑置辯(xiāo) 腿折(shé) 蒲包(pú)
2.《孔乙己》一文的線索是( )
a.以孔乙己先后兩次出場為線索。
b.以酒店小伙計“我”的見聞為線索。
c.以孔乙己的服飾由“長”變“短”為線索。
3.“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段話用的是( )
a.心理描寫 b.動作描寫 c.肖像描寫
4.下列魯迅作品中人物與作品名稱對應有誤的是( )
a.孔乙己——《孔乙己》 b.閏土——《故鄉》
c.七斤——《藥》 d.祥林嫂——《祝福》
5.判斷下列各句說法是否正確。在正確的后面打“√”,錯的后面打“×”。
⑴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造出來的。( )
⑵《孔乙己》一文主要是截取了一些生活片段來展示孔乙己這個反面人物的性格。
( )
⑶短篇小說《孔乙己》選自《吶喊》。 ( )
⑷孔乙己教小伙計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這些動作、情態的描寫,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 ( )
⑸以“笑”來寫孔乙己的悲劇更令人悲哀,表示這不是孔乙己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深刻了。 ( )
二、(XX年河南)閱讀下面小說選段,完成1—5題。
(甲)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已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已,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已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