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三、歸納小結,再讀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最后教師作鼓勵性總結:看來同學們學得不錯,很多方法得到了鞏固,不僅積累了許多文言字詞,讀懂了文章大意,還享受到了合作學習的快樂,使我們的學習收獲十分豐富,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保持和發揚。
第二課時
一、仔細品讀,善于發現
1、齊讀課文,進一步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2、通過上一節課的朗讀和討論,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把握。課文中哪句話點出了這個事件發生的背景呢?
明確: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3、請睜開發現的眼睛,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還讀出了什么呢?
學生可能有的發現:
★當時的貧富之間的矛盾很激烈:“閭左”是窮人的代稱,當時只有窮人被征發,富人卻可以免除這樣的苦差。
★這里還交代了陳勝、吳廣起義的基本隊伍,最開始的反抗力量就是這“九百人”,是他們點燃了反抗秦王朝暴政的烈火。
4、以點帶面,拓展思維,鼓勵用這樣的方法閱讀課文,鼓勵新的發現。
老師充分肯定前面同學的讀書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不斷的發現中增強閱讀理解,收獲新的體驗,理清文章脈絡,把握起義過程。
學生可能有的發現:
★陳勝年少時就有了超乎常人、不同凡響的偉大抱負和志向,如“茍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為他后來的壯舉奠定了基礎。
★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
直接原因(導火索):“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陳勝策劃起義很有謀略,表現在:
其一,假借公子扶蘇、項燕的名號,倡導天下,迅速產生影響,贏得人民的支持。
其二,利用人們的迷信思想,做好輿論準備。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吳廣也很有謀略,很有領導和組織才能,也有犧牲精神。如:“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彼使用“苦肉計”,故意說要逃跑,導致被鞭打,激起大家的憤怒。
★那個卜者也不是等閑之輩,特地授意陳勝吳廣“卜鬼”,為起義起到策劃作用。說明這次的農民起義不是某個人的心血來潮,而是廣大被壓迫人民的共同愿望。
★陳勝還召令徒屬,先揭露秦的苛政,曉之以利害,然后用“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堅定抗爭的信念。這一席話令人信服地說明,參加起義是士卒們的唯一出路;陳勝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全體士卒的擁護。
5、老師小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面對要么是死,要么是反抗的抉擇,他們義無反顧,同仇敵愾,才首開先河,勢如破竹地摧毀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
二、客觀評價,感悟人物
1、同學們,當我們睜開了發現的眼睛,我們就感受到了《史記》的魅力,司馬遷如一位畫家,為我們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他如一位攝影家,為我們記錄下風云變幻的歷史場景;他如一位雕塑家,為我們刻畫了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通過我們的發現,陳勝、吳廣起義這一歷史事件的過程梳理得清楚明了了,那么,陳勝這個人物給你有什么啟發和感受呢?文章對陳勝這個人物的描寫手法有什么可取之處呢?同學們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