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運用對話描寫展示社會背景,表現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題的寫法;
2、體會舊中國農民的辛酸和不斷增長的反抗意識。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人物對話與景物的描寫。
2、了解農民的不幸!
知識鏈接: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生于江蘇蘇州。家境清苦。1918年在《婦女雜志》第4卷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并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隔膜》。1923年出版《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倪煥之》。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埠頭( ) 占卜( ) 小囝( ) 祟米( ) 斛子( ) 廒間( )
當差( ) 沽酒( )寫意( ) 白膩( ) 松懈( )
呷一口( ) 拗不過( )鄙夷不屑( )
2、熟讀課文
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很長,是一篇小說。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寫了有關他們的哪幾件事?請用最簡練的語言分別把這幾件事概括出來。
精讀課文,分析課文內容
1、作者把農民的希望比作什么?農民的希望是什么嗎?文中哪些地方表現出農民們開始滿懷希望?(可以抓住其中的一句來加以分析。)
2、豐收成災,希望破滅。農民們心甘情愿嗎?看看農民們的反應。
3、面對農民們的掙扎,看看<米行>先生的語氣、態度。
4、分析農民們的性格特征<和米行>先生的性格特征。
農民們:
<米行>先生:
5、忠厚老實的農民沒有辦法,只能賤價糶米。豐收成了災害。那么農民豐收成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6、農民們豐收的喜悅被糶米后的頹喪所替代。由此引起了一連串的肥皂泡的破滅。閱讀下文,體會還有哪些肥皂泡破滅了?
7、希望是破滅了,可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必要的生活用品還是要購買一些。整個街頭是怎樣的特點?你如何理解街頭的熱鬧和繁榮?
8、閱讀59—66節。這些屬于人物的什么描寫?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這些和農民們忠厚老實的本性矛盾嗎?
9、文章最后段落有什么作用?從作品中你讀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當堂檢測
1.填空。
葉圣陶,現代著名作家,_______家,_______家。原名_______,江蘇蘇州人。
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_______,童話集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
2.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埠頭 占卜 作梗 糶 米斛子 不屑 褡褳 拗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