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自主學案
(3)吾既已言之王矣。
3.墨子與公輸盤一見面,向他提出了怎樣的請求?墨子采取了怎樣的措施讓公輸盤答應他這個請求?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墨子抓住公輸盤哪句話展開批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輸盤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用原文填空。
(1)墨子見到楚王,也沒有直截了當地提及“_________”之事。他先對楚王說“_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___”,卻去偷鄰居的“__________”;自已有“___________”,卻去偷鄰居的“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卻去偷鄰居的“____________”。他故意問楚王“______________”,楚王不知其用意,脫口回答:“______________。”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緊接過楚王的話頭,將楚、宋兩國的土地物產進行了鮮明的比較,并且同前面所說的那個患“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行為進行類比,這就使楚王也和公輸盤一樣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從而理屈辭窮,不得不承認錯誤。
(2)墨子和公輸盤都是技藝高超的工匠,他們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______________”說明這場模擬攻守戰的激烈。但結果是墨子勝利了。“_____________”字,說明公輸盤已是黔驢技窮;“_____________”則說明墨子占有絕對的優勢。但公輸盤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兩個“______________”說明此時兩人心照不宜,劍拔弩張,氣氛十分緊張。
最后墨子揭穿了公輸盤的陰謀,并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使楚國侵略宋國的企圖完全破產了。
八.翻譯下列句子。
(1)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此與同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一、d(a.公輸盤:bān,侮臣者:wǔ;b.荊國:jīng;c.敝輿) 二、a(絕:盡)三、d(文言文翻譯要求準確和通順,并且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要考慮到多義詞幾個義項的選擇,要注意句子的語氣與句式,要注意關鍵詞的理解。本句要注意的詞是“義”與“固”。“義”,課文釋為“堅持合宜的道理、情理”,所以解釋為“人道”、“義氣”比較片面。“固”,原意“堅固”,可以引申為“堅持”,表示一種很肯定的語氣。所以選d更妥。) 四、a(起于齊:出發、動身;墨子起:起身)五、1.錯(《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述墨子言行的書) 2.對 3.錯(先是以設喻的方法引導楚王跟著自己的思路走,然后通過類比使楚王同意他的觀點。) 4.對 六、1.(1)憑借 (2)夫子先生 (3)代詞,將攻宋這件事(4)敬詞,請允許 2.(1)你有什么見教呢? (2)宋國有什么罪呢? (3)我已經(把攻打宋國的打算)告訴楚王了。 3.“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殺之”;“請獻十金”。 4.“吾義固不殺人。” 5.“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論說有理有力,使公輸盤無話可說。 6.寫墨子說服公輸盤的過程。 七、(1)攻宋 今有人于此 文軒 敝輿 錦繡 短褐 粱肉 糠糟 此為何若人 必為有竊疾矣 竊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