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檢測題
6 話劇以為主,歌劇主要是以 來表現劇情,這是由于劇種不同而形成的戲劇語言形式的差異。
7.元雜劇的結構一般是 演一完整的故事,通常在第一折之前還有“ ”,起交代作用,用來說明 ,介紹 。扮演的角色分為 、 、 、 等。
8 元雜劇劇本由 、 、 三部分構成。
三、簡答部分:
1.《屈原》中屈原的內心獨白運用了象征手法,其中的“風雷電”象征了什么?東皇太一等眾神象征了什么?
2.周樸園知道魯大海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后,為什么還要開除他?
3.《竇娥冤》的開頭竇娥對天地鬼神的嚴厲指責與結尾要感天動地之間是否矛盾?為什么?
四、論述題:
郭沫若在《屈原》的結尾,寫屈原到漢北去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附]參考答案
一、1.cén cén qī yín cì hòu 惻禱 páo xiāo 銜伏侍
2.①去;告訴;叫;拿;4。
②主謂短語。
二、1.萬家寶;清華大學;雷雨;封建、資產階級的;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工人與資本家之間;20。
2.1942;1;屈原的時代;當前的時代;“雷電頌”;物我同化;擬人;呼告;反復;排比。
3.戲劇;60;15;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
4.舒慶春;舍予;語言藝術家;30;駱駝祥子;人民藝術家;茶館;人物的悲劇命運和茶館的變遷;歷史橫斷面;人物。
5.人物的性格;曲折發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戲劇動作;人物語言;舞臺說明。
6.對話;演員的歌唱。
7.一本四折;楔子;情節;人物;旦;末;凈;丑。
8.唱;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