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復習教案2
品析: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不要被國民黨反動政客和御用文人的言論所欺騙,要掌握正確的分析方法,著眼于全體人民大眾,才能透過假象,識破反動派的欺騙宣傳,把握問題的實質。要看到人民大眾和革命力量不屈的斗爭和偉大的力量,信心百倍地去為民族的解放而奮斗。
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試一試嗎?請做仿寫練習:
①仿照第①句話,完成仿句。
人人__________,未必______________;人人________,未必_______________。
②仿照第②段話,反駁錯誤觀點,完成下面的仿句。
從近兩年的中國體育成績看起來:_____________,是事實;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事實;_______________,卻也是事實。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已然成為世界體育大國了。
③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3、多彩的語文常識
(1)關于駁論文:
駁論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反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從而表明自己正確的見解和主張。
駁論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即“駁”與“立”,在駁斥對方錯誤觀點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正確的觀點。“駁”是“立”的前提,批駁對方的要點在于抓住“突破口”。尋找對方論點,論據或論證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揭示謬誤,從而立論。“立”是“駁”水到渠成的結果,也是“駁”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駁論的過程中漸漸形成,但是立論的觀點一定要鮮明。
(2)何為“正史”
即《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欽定,將24部史書合在一起的統稱,記述了中國自上古洪荒時代至明代數千年歷史,由漢武帝至清乾隆帝歷代學家精心編篡而成,歷時長達1800多年,共計3213卷,堪稱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它記述了各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科技、軍事、文化、藝術、外交等多方面內容,主要包括:《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課堂演練三、試題鏈接
[試題回放]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XX年試題)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
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1、就批駁的對象來說,選文是駁敵論的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