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復習教案2
常識識記:
1、 作者:革命家、政治家廖承志;當代作家劉亞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法國作家雨果。
2、 歷史人物、事件:蔣經國、蔣介石父子;孫中山及其三民主義;第二次鴉片戰爭。
含英咀華:
⑴當今國際風云變幻莫測,中國臺灣上下眾議紛紜,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
賞析:作者運用一連串的短句,給人一種緊迫感,讓人感到時光易逝、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緊迫性。作者一方面從世界、中國臺灣角度來說明,若不盡早促成國共和談,恐怕夜長夢多;一方面從蔣經國年齡的角度說明:時不我待,要抓緊時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統一大業。聯想到近年勢力甚囂塵上,美國軍艦駛近臺海,蔣氏父子陵寢也遭物議等事實,可見鄧小平同志、廖承志同志當年的眼光是何等敏銳,何等長遠。
⑵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復音。
賞析:此句寫出了作者對蔣經國的殷殷期盼之情,言辭懇切,飽含深情。“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有對老友的牽掛,更有對中國臺灣的神往和盼望;“諸希珍重,佇候復音”,有對舊友的關懷,更有對舊友盡早促成統一大業的期盼,拳拳之心,難以盡言,而一代政治家、革命家的愛國情懷卻已含在字里行間,讀后令人感動不已。
⑶十四過了,就奔十八;十八過了,就奔三十;三十過了,就如江河一瀉千里。
賞析:“十四……就……十八……就……三十……就……”,既是排比句,又是頂真句。采用這種句式不僅強調了時光易逝,更突出了“十四歲”、“十八歲”、“三十歲”分別是人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幾個階段的轉折點。人生短暫,時光易逝,在這幾個階段要認真地塑造自己,否則,一旦定型就很難改變。
⑷同學們,學了第四單元,你一定也積累了不少精美語段,請選擇一段抄寫在下面橫線上,并作簡要的賞析。
你的摘抄: 。
你的賞析: 。
課堂演練1、基礎過關
⑴給加點字注音
咫尺()熟稔()擅自()瞥見()
⑵下列成語中有四個錯別字,找出并改正。
眼花瞭亂 不可思意 雞皮褐發 未雨綢謬
⑶仿照下面的句式,補寫空白處
黎明前最黑暗,勝利前最絕望,成功前最渺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思維拓展
蘇霍姆林斯基在另一封給女兒的信中談到自己對愛情的認識:“人的愛情應當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的、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深入理解這段話的含義,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對愛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