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學案10
(四)重點難點突破
1、愚公決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難?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析]這兩問,一是檢查對文章內容的了解,從文中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一是對本文中心的理解、把握。
[參考答案] 愚公決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難有:
(l)兩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切。(2)年老力衰,人員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3)工具簡陋,運土路程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的道理是: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奮斗的道理。
2、課文題目是“愚公移山”,為什么文章一開頭不落筆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寫“太行、王屋二山”?
[析]這道思考題,從題目與內容的關系入手,引導學生把握本文謀篇布局的特點。
[參考答案]第1段開頭的兩句話寫了“山”的廣度、高度和所處位置。文章一開頭寫兩座山的情況,實際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寫了存在的困難,為寫愚公作了鋪墊。
3、寫愚公及其子孫們移山,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節?
[析] 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就課文來說,是一個生動的細節描寫,設計這道題,是引導讀者從一個細微的角度,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參考答案]文章安排這個情節,一方面“遺男”“跳往助之”,表示愚公移山的偉大壯舉得到了眾人的支持,連小孩都來了,說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從表達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避免了單調,“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態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