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特色民族區域自治》的教學設計
教師:宋祖英的一曲《愛我中華》“56個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帶我們一起走進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走進獨具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
環節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創設情境,共同探究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二:“民族團結寶鼎”圖片
教師:XX年7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壯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以慶祝西藏壯族自治區和平解放50周年。“鼎”青銅鑄造,重13噸。請思考:中央人民政府贈送“民族團結寶鼎”象征著什么?
教師:從XX年至XX年中央人民政府都向五個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它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照耀下各民族地區團結奮斗、幸福和諧、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精神。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三:“少數民族代表參加人代會”圖片,附材料。
思考:從材料中少數民族參與政治生活的人數所占的比例我們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教師:(點撥)上百萬的少數民族有少數民族代表參加人代會,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至少也要有一名代表參加人代會,說明了什么?
教師:平等、團結、共同繁榮作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教師:,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民族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的民族關系。
教師:在新型的民族關系下堅持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
教師:維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那我們就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師:為了促進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我國制定了一個偉大的戰略——
教師:西部地區有哪些開發優勢?又怎樣去開發?讓我們一起走進西部。教師:多媒體課件五:西部組圖(一)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美麗的布達拉宮等,大家看到這組圖,感覺怎樣?
教師:是的,風景非常秀麗,大家想不想去呢?
教師:還有可開發的水資源占全國的81%還多,除豐富的資源外,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地域非常遼闊占總國土面積的64%左右。資源雖然豐富,但許多不利因素限制了對它的開發。
教師:西部經濟落后,資金短缺,教育就不發達,人才短缺,那就更談不上技術了。那開發西部的資金、人才、技術從哪里來?我們共同來找一找。
教師:多媒體課件八:教師:東部地區有沒有不足的一面呢?
教師:我們把剛才一起分析的東西部優劣勢進行比較
教師:多媒體課件九:東西部優劣勢比較
西部優勢 東部優勢
西部劣勢 東部劣勢
教師: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東西部經濟、文化教育發展不平衡,資源、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所以,西部大開發就是要把東部的資金、人才、技術與西部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東西互補、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既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又可以彌補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局面,從而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