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政治加強網絡建設 凈化文化環境專題
四大保護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網絡的兩面性 (1)網絡交往的正面作用: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傳播,為我們了解時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提供了便利。
(2)網絡交往的負面影響:未成年人容易沉迷網絡游戲而荒廢學業,容易被誘惑、欺詐或參與一些違背道德、違法違紀的事情。
身邊的侵害 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在面對侵害行為. 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 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而容易受到傷害。所處的生活環境復雜,存在著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和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身邊的保護 面對侵害行為、自然災難和意外傷害時,我們必須加強自我保護。面對一些突發的事故和侵害,我們應積極爭取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護;如果這些保護不能及時到位,我們就要盡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考場設問鏈接】
1.XX年我國繼續開展網絡整治專項行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凈化網絡環境,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2)有利于凈化文化環境,保障文化安全,發展先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3)有利于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4)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為什么要大力打擊手機淫穢色情信息?
(1)打擊手機淫穢色情信息,可以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2)打擊手機淫穢色情信息,是我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3)打擊手機淫穢色情信息,有利于抵制各種腐朽文化的侵蝕,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4)打擊手機淫穢色情信息,能夠凈化手機上網環境,有利于人們形成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減少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
3.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網絡不良信息?
(1)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2)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瀏覽網上不良信息;(3)增強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4)發現網絡不良信息時,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4.我們未成年人應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和利用網絡?
我們未成年人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把手機和網絡作為自己的好幫手,善于利用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自覺抵制不良誘惑,不瀏覽、不傳播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充分認識到網絡淫穢色情信息的危害性,積極同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為凈化手機上網環境作貢獻。
5.談談你對網絡的正確認識。(上網的利和弊)
網絡是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合理地利用網絡可以拓寬眼界,增長知識,便捷的學習,方便地進行通訊聯絡、結交朋友,網絡倡導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已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能有效地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過于沉溺網絡會荒廢學習,消磨意志,危害身心健康;有可能遭到網絡陷阱,上當受騙,也有可能涉獵不得信息而誘發違法犯罪。
6.談談青少年過分沉溺于網絡的危害性?
(1)對個人:過分沉溺于網絡會磨滅理想,不思進取,荒廢學業;過分沉溺于網絡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獵物,會受到侵害;過分沉溺絡會扭曲人格,會沾染不良信息對思想的侵蝕,容量誘發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