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下冊第五單元知識點
第五單元 知識點十四、小平,您好
1.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原因(或主要特征、表現)。
(1)我國現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發展還不平衡。
(2)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3)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說明我國的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當代中國最基本的ra,lw(中國最大的實際)及正確認識這一國情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的意義(認清基本國情的重要性)。
國情: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
認識:既然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就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既然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就必須從這個國情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國家發展的正確道路,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3.基本路線的制定依據、內容、核心內容、奮斗目標。
制定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
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含義及原因(意義)。
含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
原因(意義):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要求。
(2)只有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位,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為社會主義政治、文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提高國際地位,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們黨和國家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國策。二十多年來,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得到全體人民的擁護,我們之所以經得起國際國內各種風浪的考驗,歸根到底在于我們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一切工作都圍繞著經濟建設而展開,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從而使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
5.為什么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或為什么說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1)在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國家,要把十幾億人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沒有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保障,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不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不可能實現的。不僅社會主義建設搞不起來,而且必然陷入混亂的深淵。
(2)四項基本原則猶如四根支柱,支撐著共和國的大廈,是我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