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當地的氣候:是潮濕還是干燥,是炎熱還是寒冷?如我國云南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搭建雙層木樓或竹樓,樓上層居住人避免潮濕,而且上層風大涼爽。再如在西亞的熱帶沙漠地區,白天氣溫非常高,當地的房屋具有厚墻、小窗的特點。厚墻可以減少白天通過墻壁傳導進入的太陽熱量,小窗可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
(2)當地的資源: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的資源直接影響到建筑材料的選擇。如我國黃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窯洞為主,因為黃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黃土經挖掘整理后成為房屋,冬暖夏涼,干濕宜人。再如,北極圈附近生活著的因紐特人就地取材造成的冰房子,房外冰天雪地,房內卻很溫暖。
6、如何保護古建筑(含古民居)?
修舊如舊。外部維持原貌,內部適當改造,使之適合現代生活需求。如北京的四合院和廣州的西關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