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運用圖片說出城市景觀與鄉村景觀的差異;以及鄉村聚落的差異。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觀察、分析進行比較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認識和對待城鄉差異
創新訓練 拓展思維,培養想象
實踐訓練 比較城、鄉差別
主要教法 讀圖分析、比較、歸納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讀圖,并聯系實際分析問題
板書設計
聚落:人們集中居住的地方
鄉村和城市
鄉村聚落
分類 生產活動生產方式不同
城市聚落
導入:世界上的人們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農村,有些人居住在城市。各位同學,你們來自哪里呢?
方法設計:設計問題,創設情境。
新授:
一、 鄉村和城市:
多媒體顯示兩組圖片:由同學辨認各是什么景觀?
學生回答;城市景觀,農村景觀。
小結:我們把人們的這些集中居住地—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
說明: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
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回答:鄉村和城市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一樣嗎?
歸納:鄉村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居民從事工業、服務業等。
方法設計:觀察圖片,進行分析、比較。
承轉:由于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不同類型的聚落所呈現出的景觀也有所差異。
學生活動,設計如下:
(1)出示鄉村、城市兩幅圖片,仔細觀察。
(2)將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進行交流。說一說鄉村和城市各有什么特點?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
(3)評一評,比一比。哪組說得好。
(4)最后歸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