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師點撥:清代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魏源是沖破閉關鎖國的思想束縛,提出向西方學習掌握敵的長處,克敵制勝的,這是他愛國、進步的重要表現。他的思想反映了鴉片戰爭以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里的先進人物,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實問題。
教師過渡:在西學熱潮中,嚴復貢獻最大。
嚴復
成就: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其進步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和“世道必進,后勝于今” 在當時的中國,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思想核心: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優秀品質及表現:崇高的愛國精神[反抗外侵,主張救亡圖存];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好學,既學軍事,也廣泛涉獵西方政治學說];強烈的創新意識[為譯著加按語,敘述己見,警醒世人,宣傳變法]。
師點撥:嚴復是一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譯《天演論》的特點不在于簡單地轉述原著,而是創造性地發揮,用進化論觀察人類社會,以求服務于當時中國社會的需要。
師總結:兩位思想家學習西方的背景。
教師過渡:在魏源的“師夷長技”的影響下,當時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作為這種思想的實踐者,懷抱報國之志,學藝歸國,為國家走向獨立作出了自己應有的努力。詹天佑和侯德榜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2.詹天佑和侯德榜
請學生復述詹天佑的主要成就,抓住核心詞填到表格里。
師:下面我們看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的有關資料。(媒體顯示)
詹天佑大學期間,專攻鐵路工程,成績優異。 1881年拋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到了祖國。19xx年,清政府任命他為修筑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消息傳出后,帝國主義分子嘲笑說,中國會修建這條高難度鐵路的工程師“還沒有誕生”,滿懷愛國熱忱的詹天佑,決心用事實粉碎他們的狂言。
修建京張鐵路,地勢險要,坡度很大,居庸關、八達嶺兩處遂道工程尤其艱巨。詹天佑堅持工作在施工第一線,他和其他技術人員以及廣大筑路工人一起,戰勝了數不清的困難,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因而不到兩年,便打通了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接著,詹天佑和助手們又創造性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從而保證了行車安全。19xx年9月24日,京張鐵路勝利竣工,比預計提前了兩年。一些歐美工程師在參觀了京張鐵路全線工程后,稱贊不已,十分欽佩。
教師:從材料中,我們能看出詹天佑身上具備了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學生:(1)具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本領,報效祖國)
(2)強列的創新意識。(設計人字形路軌)
(3)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好學,克服困難,全力以赴)
(4)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第一線,戰勝困難、攻克難關等)
過渡:周恩來同志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在中國化學工業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以獨創的制堿工藝聞名于世界,他就是被稱為“國寶”的侯德榜。
侯德榜
主要成就由學生簡要總結;引導學生總結其成功原因: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歸來,投身實踐,報效祖國];良好的道德品質[刻苦鉆研,意志堅強];強烈的創新意識[挑戰外國壟斷,探索新工藝,敢于超越西方]。
3.引導學生歸納四位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