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
2、學生自學第96面課文,回答:戚繼光身上能學到哪些優秀的品質?
教師歸納:戚繼光熱愛祖國、淡泊名利;能在國家危難之時立下遠大志向,挺身而出,時刻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
3、分組討論:戚繼光抗倭取勝的原因有哪些?各小組代表做要點發言:
① 這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 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英勇;
③ 戚家軍與其他愛國軍民配合作戰,體現了一種同仇敵愾的民族向心力;
④ 戚繼光卓越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
4、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在中國古代史上還有哪支軍隊以紀律嚴明而著稱?
學生作答的基礎上完成:比較“岳家軍”和“戚家軍”在抗擊對象上有什么不同?如何評價戚繼光?
教師總結:抗倭斗爭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反抗外來民族侵略并取得勝利的斗爭。所以,戚繼光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我們都要向戚繼光學習,時刻以國家和民族的安危為己任。
過渡:明中后期,隨著中國國勢日漸衰落,我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也日益尖銳,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并在那里開始了殖民活動。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教師介紹聞一多寫的《七子這歌》,提問:為什么澳門被稱為“媽港”?
學生看自由閱讀卡內容,弄清有關答案。
2、學生自學p97課文,然后,說一說葡萄牙殖民者是怎樣攫取澳門的居住權?
3、學生談談學習了該子目內容后的體會——落后就要挨打;澳門的回歸說明了當今的中國國力正日益走向強盛。
三、課堂小結
1、學生簡述明朝歷史上中外交往的三件大事。
2、教師給學生推薦兩首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