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西周的分封制”,能夠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的;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奴隸主階級是通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和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兩面性手段來統治人民的;通過識讀“周初分封略圖”,增強一定的識圖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簡稱)的對照。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觀看西周分封情景的模擬表演和對貴族、平民與奴隸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的模擬表演,學習組織歷史短劇演出方法,并增強自己合理的歷史想象力;通過積極參與課堂思考,討論和識讀“周初分封略圖”等教學活動來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增強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識圖能力;通過積極參與設計“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等教學活動,學習采用多種方法表達觀點的方法,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分封制”“禮儀教化”等的學習,了解它們的實行既有利于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又是中國古代“尊祖敬宗的孝親觀念”這一優良傳統形成的淵源。
〖重點與難點〗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想象力和采用各種方法表達觀點的能力;了解周王是如何通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的。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提問:我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是什么?此后又經歷了哪些朝代的更替?
學生回答。
出示夏商西周形勢圖,作一國之主該如何進行有效統治呢?
一、 西周的分封制:
1. 原因:
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
疆域廣大,而且當時交通通訊設備極其落后,難以對較邊遠的地區實施有效統治,周王通過分封制實際是建立對全國的控制網。
2. 內容:
歸納知識點:“授民授疆土”。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請一個小組同學扮演分封過程中的不同角色,演示分封的過程。
教師提問:如果你是周王,你希望諸侯為你做什么?
如果你是諸侯,你需要為周王做什么?
指導學生討論,幫助學生認識諸侯的義務:拱衛王室、朝覲、納貢、服役等。
3. 作用:
學生識圖:《周初分封略圖》。周初分封了71國,其中又分為同姓諸侯國和異姓諸侯國。
提問:你認為什么是同姓諸侯國?什么是異姓諸侯國?如果你是周王,你會分別把他們安排到什么地方?
周王通過分封,編織起由中央向地方擴散的控制網絡。
提問:周王的分封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指導學生討論回答,認識:“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含義。
二、 貴族、平民與奴隸: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試繪制夏商西周的社會結構示意圖。
統治階級 貴族:包括諸侯、卿大夫、士 擔任各級官員,以剝削平民奴隸為生,僅從事腦力勞動,不從事體力勞動。
被統治階級 平民:指“眾”、“民”、“庶人”、“農夫”等 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和家庭副業,有人身自由,擁有一些私有財產,“犯罪或負債會淪為奴隸”
奴隸:來自戰俘、觸犯刑法的罪徒等 無人身自由,被殺死,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為死去的貴族殉葬
指導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描述他們的生活及自己的感受。
三、 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