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回血立即松開橡皮筋,并且輸液時針總是朝向上臂等等。生:血管的搏動情況不一樣,有動脈、靜脈之分。生:血管里面的血液流動有方向性,手背上隱約能看見的這些血管(稱為“青筋”的)里的血液是從手向肩膀方向流動的。生:、師:同學們根據提供的事例和各自的經驗,對人體內血管的情況進行了推測,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通過實驗觀察。生:實驗操作 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結合進行小組討論師:請介紹顯微鏡下看到的血管的情況,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況。生:有許多細小的血管,有些比較粗。特別細小的是毛細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師:你是怎樣區別毛細血管與周圍其它血管的?試著總結毛細血管有哪些特點?(播放微觀攝影拍攝的人體內各類血管及血流情況錄象)生:可以看到紅細胞單個通過,就象它的名稱細如毛發。生:小魚尾鰭毛細血管比較多。毛細血管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層細胞。生:毛細血管具有:管細、壁薄、量多的特點。師:同學觀察的很細致,而且歸納的也很好。毛細血管的特點可以再加一點:面廣——毛細血管在身體內分布廣泛,除指甲、毛發等處外,毛細血管幾乎無處不在。毛細血管的這些特點,有什么意義?生:毛細血管周圍就是人體組織細胞,這樣有利于血液與周圍的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血液里運輸著營養物質,同時可以把組織細胞產生的廢物帶走。師:課件展示,發生在毛細血管處的物質交換動畫演示。師:與毛細血管兩端連接的較為粗大一些的血管分別是什么血管?判斷依據是什么?(小組簡短交流)生:與毛細血管相連的一端是動脈,一端是靜脈。來血的一端是動脈,因為動脈是將心臟的血液輸送過來的血管,另一端是靜脈。生:(手持自制的血管模型)還可以根據血管壁的厚薄來區分:我們用報紙卷的紙筒來說明,兩個紙筒外觀直徑一樣,其中一個紙筒的層數較多——管壁厚,代表動脈,彈性大;另一個紙筒紙的層數比較少——管壁薄,代表靜脈,彈性小。另外我們還用一層紙卷粘合,代表毛細血管。師:這個創意很好,有助于我們理解不同血管的結構特點。出示動脈、靜脈的橫切面圖(另有其他類似制作,用厚度不同的塑料管及口服液的吸管分別代表動、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也有用橡皮泥搓的厚度不同的管代表的各種血管的等等。)師:還有沒有其它的區分方法?生:可以根據動、靜脈血管的血液流動速度區分:動脈血管內血流速度快,靜脈里血流速度慢,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內水流速度快時,管壁比較硬,管內水流速度慢時,管壁按上去比較軟。師:血管內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就不同,這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血壓。由于心臟向血管供血是間斷的,和消防水管略有區別,動脈表現的是搏動明顯,相比較靜脈搏動較弱,根據搏動情況不同可以區分動脈和靜脈血管。生:明白了,難怪中醫診脈要在手腕位置,這里的血管是動脈血管,搏動比較明顯。我們手背和手臂上的這些血管,搏動較弱,都是靜脈血管。生:一些粗大的動脈血管一般在身體比較深的位置,分布較淺的多是靜脈。生:在人體四肢,還可以根據血管中是否有靜脈瓣區分動脈和靜脈血管,靜脈血管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