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第三章第1節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3)放置玻片標本:要求學生將寫有“上”字的玻片,從壓片夾后部的縫隙中插入,然后雙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對通光孔中心。
(4)觀察:從側面注視目鏡,雙手緩緩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直到物鏡距玻片標本2~3mm為止;注視顯微鏡視野內,雙手緩緩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至視野中出現物象,微調細準焦螺旋使物象 更加清晰。(請同學們自己練習時,嘗試通過移動玻片的位置將“上”字移到視野中央)
(5)、收放:觀察完畢,先提升鏡筒,取下玻片標本;用紗布將顯微鏡外表檫拭干凈;轉動轉換器,使兩個物鏡伸向前方,將鏡筒慢降至最低處,將反光鏡放在直立的位置;將顯微鏡放回原處。
注意:顯微鏡用完以后應做好清潔衛生,金屬部分用潔凈的軟布檫干凈,鏡頭部分用檫鏡紙檫干凈。老師到處巡視,隨時指出學生的不足并糾正。
5、討 論:
(1)顯微鏡的使用包括那些步驟?使用過程中應當注意那些問題?
(2)視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象比實際大小放到了多少倍?(是倒置,放大倍數等于物鏡倍數乘以目鏡倍數)
(3)若視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這樣操作才能將其移至視野中央?
6、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1)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取鏡-》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收放。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并且使用時要注意不能遮光,玻片標本應放在通光的孔的正中央。
(2)視野中看到的物象是放大的倒像,其放大倍數等于物鏡 倍數乘以目鏡倍數。
(3)若視野中“6”字 位于左上方,即鏡像在左上方,要將其移至視野的正中央就將玻片標本向原來的方向移動,即玻片標本仍然向左上方移動時,視野中的物象就向著標本移動的反方向——右下方移動,這樣就能將標本移到視野的正中央。原來的“6”字在顯微鏡中就變成放大的“9”字。
(第二課時)
引入新課。
設問:顯微鏡的作用?
陳述:上節課我們初步學會了使用顯微鏡,今天我們就可以用他觀察和識別構成人和動物體的細胞。構成動物體的細胞是多種多樣的,那么,這些細胞的結構是怎樣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觀察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板書二 構成動物體的西細胞。
活動:觀察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提出本次活動的目 的要求:
(1)練習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2)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的形態和結構。
(3)初步學會畫細胞結構圖。
2、要求學生對照教材檢查自己的實驗桌上的材料器具是否齊全完好,放置位置是否妥當,以便實驗結束以后收拾放回原處。
3、方法步驟:(要求學生跟隨教師一起完成),指導學生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a、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檫干凈。
注意:載玻片和蓋玻片是日易碎的玻璃制品檫拭時要防止玻璃破碎扎傷手。
b、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c、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再用消毒牙簽的一端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
d、將牙簽上附著的碎屑放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
e、鑷子夾起蓋玻片,是其一邊接觸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操作
(第三課時)
一、引入新課
上一節課學習了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請問動物細胞主要包括哪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