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體由細胞構成
你一定想知道它的身世吧。請同學們觀看影片“小多莉的誕
生”。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多莉像哪一只羊呢?幫它找到真正意義上的“母親”及生它的“母親”。
學生討論:興趣很濃。
教師設疑:“多莉”像那只提供細胞核的母羊,這個現象說明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呢?
教師講授:細胞核中具有遺傳物質,上面攜帶著遺傳信息,細胞核以它特有的方式把這個信息傳達到細胞質中,就像是它發出的命令,使得細胞中其它的結構能夠按照它的指令去工作,從而使細胞體現出高度的統一性和有序性。
教師板書:含有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知道科學家們在搞清了一項科學時,總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為人類服務,相信同學們一定知道雷達的發明是受了什么啟發,超聲波的運用又是受了啟發呢?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每一小組的同學都能觀察到裝片。課件也可由示意圖替代。
學生回答:(略)
教師引導:如果你是一們科學家,你知道了細胞各部分的結構后,有了造福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目標,這部分知識對你有何啟發呢?
學生發言:氣氛熱烈。
教師小結:展示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克隆牛等相關的圖文并茂的資料。
本課結語:細胞各部分的結構的功能是十分復雜的,本節課我們只是對他們的功能做了初步的了解,還有很多的奧妙等著我們去探索。本課的“試試看”就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題目,請同學們利用業余時間,通過查閱資料及小組成員的協作共同完成這個課題的研究。
第四課時
教師引言:古詩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你知道這描述的是什么樣的自然現象嗎?
學生回答:生物體為由小到大的生長現象。
教師設疑:那么生物為什么會由小變大嗎?先讓我們做一組實驗。取洋蔥鱗片葉上生長狀態不同的三處表皮,制作一個組合的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三處細胞有何不同?
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學生回答:大小不同,細胞內部液泡體積和數目不同。
教師提問: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學生回答:細胞可以由小到大顯示著生長。
教師板書:細胞生長(液泡由多而小變化到一個大的中央液泡)
教師提問:細胞的生長需要條件嗎?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自身從小長到大,需要什么外在的條件?
學生回答:最重要的是食量的增加,因為需要營養物質。
教師引導:是的,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必須攝取養料,而物質進出細胞要通過細胞膜,所以細胞的表面積的大小對于細胞在生長過程吸取養料就顯得很重要了。下面請我共同們做一個簡單的測量工作。看看老師手中的這個大球和小球的體積和表面積的比有何特點?
師生活動:測量籃球和皮球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得出結論:體積越大,表面積相對越小。
(觀察是個難點,指導學生找到三處表皮細胞的根本差別。)
教師點撥:這個測量的結果對同學們有何啟示?
學生回答:細胞不能無限生長,因為到一定程度其養料供應不足以滿足其生長的需求。
教師設疑:既然細胞不能無限生長,而生物體又能不斷的顯示著生長,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學生回答:細胞數目的增多也會引起生長。
教師講授:同學們的分析很有道理。這個生理過程我們稱之為細胞分裂。
教師板書:細胞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