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苔蘚和蕨類植物
師:通過剛才老師和幾位同學們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了,誰能給大家說說?
生:我的結論是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
師:非常好。那么關于苔蘚植物的第一個疑問已經讓我們解開了。接下來啊我們結合剛才的藻類植物的學習,再觀察老師為大家帶來的墻蘚植株,比較藻類植物,看看他們兩個在形態結構上有區別么?有哪些主要區別呢?這與它們的生活環境不同有關么?(激發學生仔細觀察,深入探究苔蘚植物形態結構的興趣。學生觀察過程中大屏幕上有提示:苔蘚有無根、莖、葉的分化,莖的質地,莖上有沒有筋絡,也就是疏導組織。葉的薄厚和大小,有無葉脈,假根形態。)
生:我們組通過觀察討論一致認為苔蘚植物有根莖葉,但它的葉很薄,是綠色的,沒有葉脈,所以我們推斷它沒有疏導組織。它的根也很細弱簡單,所以它吸水和無機鹽能力不強,就長的矮小。
師:很好,它們觀察得很認真,還有沒有小組要補充或有不同意見?
生:我們小組和他們小組的意見基本一樣,但是他們沒發現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功能不全,而且我們推斷苔蘚植物不是靠根吸水和無機鹽,而是靠它的葉。
師:補充得非常好。請看大屏幕,看看是否和大家說的一樣。(苔蘚植物的第二個問題解決了。)
師:(課件展示苔蘚植物大面積生長的生態圖片)“在什么樣的地方能看到這種景象?成片生長的苔蘚植物對生物圈有什么意義?如果在這樣的地方修建一座燃煤火力發電廠,幾年以后,這里還會有苔蘚嗎?為什么?
學生歸納苔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自然界拓荒者、指示作用、保持水土。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師:好了,我們已經了解了兩種非種子植物──藻類和苔蘚,那么現在請大家設計一種方式,可以是表格等形式來羅列出這兩種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環境,作用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時間四分鐘。(學生在課前準備的白紙上設計,老師巡視指導,最后在投影儀上展示。)
三、蕨類植物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分析問題,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那么我們接下來的學習就更加輕松了。最后一種今天接觸的植物就是蕨類植物。(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和大屏幕,通過和苔蘚植物的對比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學生觀察后得出蕨類和苔蘚生活環境有相似之處,都生活在潮濕環境中,但是蕨類植物比苔蘚類植株高大得多。)
生:為什么它們的生活環境相似,但是形態結構卻差別這么大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自行得出結論。觀察鳳尾蕨、鐵線蕨、筆筒樹、腎蕨等實物或圖片)
師:好,那么請大家把蕨類植物的各種特點談如剛才設計的表格中,這三種植物的生活環境,形態結構就清楚了。最后大家歸納一下蕨類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吧。
生:食用、肥料、飼料,藥用:可解熱利尿等,銀粉背蕨可止血。
課堂小結
播放苔蘚,蕨類植物的生活錄像,通過觀看和回顧,使學生對這三種植物的生活環境,基本特征和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更深刻全面地認識。同時加深學生們對綠色植物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