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2、 教會學生能抓住重點句子疏通全文內(nèi)容。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童年的記憶象廣闊的大海,采擷幾朵浪花,跳躍著律動的節(jié)奏,拍打著輕快的音符,那些隨風飄散上午零零碎碎的感動與懷念,拼組成清晰的畫面,留存在記憶深處。讓我們聆聽經(jīng)典旋律----羅大佑的《童年》,在音樂聲中揭示課題《幼時9趣》。
(一) 自查沈復相關(guān)資料。找尋詩、詞、歌、賦中有關(guān)童年的經(jīng)典句子。
(二) 自讀課文三遍,完成下列練習。
1、借助工具書,自行掃除生字詞。
2、你能讀出下列句子的節(jié)奏嗎?
(1)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 私擬作群鶴舞空。
(3)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 作青云白鶴觀。
(6) 果如嗬立云端,怡然稱快。
3下列句子你能翻譯嗎?
(1)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2) 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立云端,怡然稱快
(3) 長蹲其身,使與臺齊。
(4)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5) 見二蟲斗草間。
(6) 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學習研討
(一) 導入
(二) 自主學習反饋:交流預習成果。
(三) 合作探究,品讀欣賞。
1、 朗讀第一節(jié),思考:作者說的“物外之趣”指哪些事情?為什么叫“物外之趣”?
2、 課文的結(jié)構(gòu)有何特點?
3、 請說說作者為什么能從童稚小事中獲得“物外之趣”?
課堂訓練
1、 繼續(xù)鞏固預習題。
2、 給句中加點的字注音
(1)項為之強
(2)以土礫凸者為邱。
3、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2)嚇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延伸拓展
1、 初學《幼時記趣》后,你對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什么感受呢?請用一段話,寫你童年時代的某種生活體驗。(300字左右)
2、 解釋下列多義詞
(1) 之 時有物外之趣——昂首觀之——
(2) 以 徐噴以煙——以蟲草為林——
(3) 為 項為之強——以蟲蟻為獸——
(4) 其 常蹲其身——神游其中——
課型:新授 課時: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具體分析三件趣事,和作者一起回憶天真的童年。尤其體會作者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純真的童心。
2、 認識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的關(guān)系。在學會觀察、想象和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學習重點
重點分析課文的第二、三件趣事。完成學習目標的1、2。
讓學生娓娓訴說童年生活,感受物外之趣的魅力。
學法指導。
1、 童年趣事的材料也許會有許多,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如何剪裁。
2、 文言文距離學生生活久遠,教會學生用學現(xiàn)代文的方法學習文言文。
3、 結(jié)合自繪插圖讓學生對知識心領(lǐng)神會。
學習過程
檢查舊知 導入新課
(一)、在知曉朗讀節(jié)奏的基礎(chǔ)上,請兩位學生朗讀課文。看誰讀得有文言味道。
(二)、文章回憶了哪三件趣事,請用自己的語言作詳盡敘述。
學習研討
(一)、合作探究 品位鑒賞
1、 這三件趣事的安排有沒有一定的順序,可以隨意打亂嗎?
2、 你們對哪一件事最感興趣。為什么?
3、 結(jié)合每一件事,請同學們自行畫簡筆畫。老師也畫。其中第二件事由老師重點分析。以。。。為。。。的句式。作者的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還有第三件事,老師主要抓住其中的動詞來體會作者的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