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堂生動的語文活動課
同學11:
我喜歡冬,冬是生命孕育的季節。冬并不蕭條和肅殺,冬是最真實的展現。褪盡浮華,還原本色。經過冬的洗禮,留下的全是堅強和睿智。冬不是消亡,而是生命的原始孕育。生命在嚴寒的冬中集聚著力量和活力,開始生命新的輪回。看厚厚的積雪下的莊稼,瘦小而羸弱的讓人心生憐恤,但其中深藏著的生命力卻讓人生畏和敬佩。
同學12:
冬天,大自然中玉樹銀花。瑞雪紛飛,天寒地凍,地面硬得像鐵塊一樣。百花凋零了,只有臘梅在枝頭怒放,松柏傲然挺立在風中。冬爺爺為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冬天!一個寒冷的季節!
②“不喜歡”一族
同學13:
四季之中,我對任何一個都沒有強烈的偏好,然而比較起來,冬天還是更合我的趣味的。冬天是最安靜的季節。在這雪落無聲的寂靜中,我常坐在窗前,看著由遠到近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不想,只是看著,在沉默中,我才能拋棄一切的憂慮,遠離喧囂;一絲淡淡的欣喜在心里繚繞,在寂靜中,四肢百骸仿佛融解了,散離成小雪花飄然落下,回歸大地……
我感嘆秋的短暫,便把秋日應有的閑適留到冬季。那種濃烈和淳厚,那種深沉和優雅,都在冬日里占據了我渴求寂靜的心靈。雨堂先生在文章中描說的秋的趣味,在我的冬日里也是同樣的動人。我一直在日記本中夾著一張明信片,上面是一處深冬的雪景。厚厚的積雪,傲立的松樹,峻拔的高山,山腳下兩處木屋,一條小路通向密林。我有時對朋友說,這是我晚年居住的地方,能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才是我一生的追求。他們很不理解,我也只能一笑。我從不習慣城市人的居住和生活,寧愿退到僻靜的地方作自己喜歡的事情,人們都在拼命尋找各自的奶酪,我卻覺得能吃到馬鈴薯就足夠了。
同學14:
雪萊在一首詩中曾這樣對春天充滿希望:“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么?”他是在拿春天做象征的。但我仍是對這種樂觀持懷疑態度。畢竟很多事物不像四季輪轉、地球自轉那樣有規律。前面一個事物出現,后面的一定來么喜愛、留戀春天的人們會一遍遍地念著春天的名字,盼著她的聲音,數著她的腳步。我不會,甚至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春天來了,冬天怎么還那么遠?退一步來說,就是夏天也比春天好些。因為我度過的每一個春天,都仿佛是冬天和夏天的交接儀式,或者說,根本沒有春天。春寒料峭,應該有這么一句話。三四月的天氣還是那么冷,而日歷上卻告訴我春天已經到了。春天在哪里?我按著歌詞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有一年為了迎合眾人的興致,我特意和朋友們去踏春。同行的伙伴中真有興致極高的,兩眼放著光彩,我疑心這是唯一的春天的景致。可在我眼里,青草綠的讓人看不到,樹枝上堆著積雪,河面上留著半化未化的冰;我最大的收獲是在雪地上留下一片腳印作為踏春留念,然后被春風吹得頭痛脹暈,回來病倒。這倒不足以讓我恨起春天,反讓我更瞧不起她。看來看去這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季節。別人眼中純潔少女一般的春天,偏就讓我看到她冷酷乖戾的一面,活像一個嫌疑犯。要數落起來,這個嫌疑犯可謂劣跡斑斑,也真枉了那么多人對她的喜愛。這里給他們一點勸告:想看真正的春天,就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往脖領里放,那股子勁兒會讓人終生銘記。覺得這方法不好或沒雪的時候,就試著按春天的節氣去種花,那一陣子的瞎忙活也真叫春天里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