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導學稿
7、德國詩人歌德曾說:“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边@警示我們( )
a、自尊自信 b、自強不息 c、自主自立 d、做自己的奴隸
8、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與30名中國孩子曾經引起全國范圍的大討論。當時,這107名兒童在內蒙古舉行草原探險夏令營。上路時,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裝滿食品和野營用具;中國孩子只是裝裝樣子,背包幾乎是空的。探險之路才走一半,中國兒童因將水喝光、干糧吃盡而向別人求援。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長乘車而去,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
結合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和外國孩子的自立教育,思考:
(1)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飯吃,而中國的孩子餓肚子?
(2)你認為一個自立的人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贏取下一次較量的勝利?
四、預習之后,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記下來,課堂上我們共同探討:
【新知導航】
一、同桌交換學案,互相檢查評價。批語:
二、討論體會
1、在一個招聘會上,曾出現這樣一幕:一個五十多歲老人在各個攤位前忙個不停,填了六十多份求職應聘表,并且不斷向招聘單位咨詢。許多人以為她是來找工作的,一打聽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26歲的兒子。此時此刻,她的兒子正在家“賦閑”。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聊天、玩牌、上網。
造成“兒子賦閑、老母應聘”的原因有哪些?請從兒子和父母的角度進行分析。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會聘用這個26歲的年輕人嗎?說說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