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師:寬容是一種偉大。人人都能學會寬容,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美好。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地歉語,帶來包涵諒解,這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而不被信任,卻不苛求任何人,而是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也是寬容。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于此。
所以,自尊的人要懂得寬容,要有一種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要學會用幽默去化解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尷尬。
舉例:
德國詩人歌德在公園里散步,與一位批評家在一條僅能讓一人通過的小路上相遇。批評家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歌德笑著退到路邊:“我恰恰相反。”
法拉第是近代電磁學的奠基人,他的科學發現為電的應用開拓了廣闊的道路。但是,在電燈、電話、電動機發明前,不少人懷疑的電的用處。
一次,法拉第做完電磁感應理論講演后,一位貴婦人有意挖苦他:“教授,你講的東西有什么用處呢?”
“夫人,你能告訴我剛生下的孩子有什么用嗎?”法拉第詼諧地反問道。
自尊的人還要把握自尊的度,要能夠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
學生討論:分析他(她)們面對批評的態度是否可取。
例子(見擴展資料):
《遲到遭到批評譏笑 3女孩不堪懲罰出走散心》
《13歲女孩被老師批評后離家出走 父親尋女遇車禍》
《不因批評失去自信 劉德華:我不會整容》
當然,如果別人的批評不是善意的,而是惡意的侮辱和詆毀,我們就要及時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尊。
舉例:李某提問小東,小東由于思想開小差沒聽清問題,李某便譏笑小東“聽不懂人話”、是“老外”、“腦瓜注水了”。小東大聲頂了一句:“老師您別侮辱人。”李某一聽越發惱怒,指責小東“總是拖全班后腿”,譏諷他“智商比豬還低”、“簡直就是人渣”等等。雖然李某是老師,但是他的行為已構成了對小東名譽權的侵害,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時我們就應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三、善于尊重他人(板書)
學生活動:舉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被別人尊重的,你又是如何尊重別人的。
教師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總結出: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舉例:周總理不知疲倦地為黨和國家操勞,毫不保留地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但他對別人為自己的哪怕是微小的勞動,都非常尊重。服務員給他端茶或送東西,他不是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來雙手接過去,就是微笑著朝服務員點點頭表示感謝。周總理外出視察工作,每當要離開一個地方的時候,總是親自和服務員、警衛員、廚師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親切地對大家說:“辛苦了,謝謝,再見”,并和他們一起合影留念。更感人的是,周總理在生命彌留之際,仍不忘感謝守護在他身邊的醫護人員。
尊重他人,還要善于欣賞、接納他人;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小結: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彼此尊重。
(1-3課)測試題
一、 單項選擇 (每小題2分 共40分)
1、 張茜升入初中后,很注意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形象,她的衣服總是干干凈凈,和男女之間交往舉止大方,在做事時能注意考慮后果。這是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