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下冊知識點整理
10、 基本國策:堅持計劃生育政策、堅持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
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
民族團結
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3、中學生如何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可參照課輔資料52頁)
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做到“三個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自覺與破壞民族
團結的行為作斗爭;自覺尊重和幫助少數民族同學,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
4、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黨和國家采取了哪些方針政策?
堅持自力更生與國家幫助相結合的原則;組織發達地區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口支援,加強橫向經濟聯系的方針;堅持兇地制宦與優先照顧的政策。
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美德的特點。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時俱進。
2、中華傳統美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有了新的發展,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們又提出了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3.中華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
傳統美德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培養民族情感的沃土。民族文化影響著個人情感,個人情感深深扎根在民族文化之中;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們走向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
4.青少年應該怎樣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1)學習古今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英雄人物事跡,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宣傳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
(3)日常生活中認真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老師、誠實守信、自立自強、與人為善等。
5、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具體內容: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慧的中國哲.完備而深刻的倫理道德等.共同組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6、中華文化的代表:中國的方塊字、國畫、占長城遺址、京劇臉譜、中醫藥;西安的兵馬俑、陜北剪紙、安塞腰鼓、秦腔等。
7、我們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應如何對待中華傳統文化?
在走向世界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喪失自身的獨特性,而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對待傳統文化.要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臣大貢獻,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8、 在對處開放的過程中,面對外來文化的涌入和沖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對待外來文化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開展多種 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國文化之長,努力學習和吸收一切外 國優秀文化成果,同時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建設的成就,堅決抵制 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們的民族文化得以不斷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