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與后果
師:正反兩個故事,讓老師感悟到一句話:責任重于泰山!
講解新課:
在人應當具備的品質中,責任感是那樣樸素而又十分可貴,一個人的學識、能力、才華固然很重要,但缺乏責任感就不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使人擔心。
師:那什么是責任呢?
生:(略,大多數(shù)同學可能回答是自己應該做的事。)
師:責任有兩個方面的基本含義:一是指分內應做的事,二是指因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而應承擔的責任。責任的外延包括這樣三個部分: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一個人在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社會方面,能做好自己應做的事,并在沒有做好時勇于承擔責任,這樣的人,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是一個"負責任、有責任感的人,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生閱讀兩段材料)
材料一:
(課件展示) XX年5月8日《南方都市報》報道了內蒙古一非典患者因擅離隔離區(qū)外出,涉嫌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批捕的消息。因為這名患者在明知自己患非典型肺炎的情況下,不聽醫(yī)院大夫和護士的勸阻,強行離開隔離病區(qū)上街8小時,給社會造成了恐慌。還無視隔離規(guī)定,擅自走出傳染病區(qū),辱罵醫(yī)護人員,砸壞醫(yī)療設備,給“非典”防治工作帶來嚴重影響。由于這名患者的攜病傳播,其親屬多人因被感染陸續(xù)住醫(yī)院,其父母、妻子死亡。這一案例充分說明:任何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探究:
1.試分析這一“非典”患者的行為及其后果,以及隨之而來的責任。
行為:
后果:
責任:道德上,
法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