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與后果
(師生互動完成)
2.小組討論:人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如果這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學生代表發言(答案有兩種可能性:①可以,因為人生在世貴在自由。②不可以,因為這樣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將一團混亂,每個人的自由都將無法得到保證。只有每個人遵守規則,做好該做的。如果做了不該做的就應該受到處罰,社會才會有序,我們才能真正享有自由。)
師(總結):每個人都有行動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須以不損害他人的、集體的和社會的權利和自由為前提。在一個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會,一個人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何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
材料二:教材p81
學生閱讀并完成p82“感悟”一欄
師:以上兩則材料,同樣發生在“非典”期間,但兩位主人公的行為、產生的后果、擔負的相應責任卻是截然不同的。
活動:《生活哈哈鏡》
說說你所認識的一位有(或沒有)責任感的人。
(過程略)
師:同學的介紹都很精彩,老師也想給大家介紹兩個小故事。
(課件展示) 責任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是做一個優秀的人所必須的。一位大公司的老板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來他公司招聘,經過交談,他覺得那個人其實并不適合他們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氣地和那個人道別。那個人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來的釘子劃了一下。那人順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錘子,把跳出來的釘子砸了進去,然后和老板再見。就在這一刻,老板突然改變了主意,他留下了來應聘的人。事后這位老板說:“我知道在業務上他也許未必適合本公司,但他的責任心的確令我欣賞,把公司交給這樣的人我會很放心。”
師:這則小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學生回答略,提示:學生的答案應該是圍繞責任感的重要性來展開。)
師:有責任感的人才能肩負起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
而沒有責任感又會帶來什么后果呢?相信每位同學小時候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長鼻子匹諾曹”的故事,在你們的周邊也不乏缺乏責任感的人,這種人不僅會喪失別人對自己的信任,生活中還會處處碰壁,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p82兩段話,邊讀邊體會。
結束語:
人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希望我們的每位同學都能成為這樣的人。
教學設計3:三思而后行
導入新課:
(情景考驗) 當我們走在一個人行道口,此時亮起了紅燈,可是馬路上我們并沒有看到有車輛在行駛。(圖片)
師:請同學說說此時我們該怎么做?
生:……(一般學生有兩種態度)
認為可以過,反正又沒有車,不會有危險,趕時間要緊;
認為不能過去,遵守交通規則,這是人們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