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與后果
●北京兩名中學生因與“藍極速”網吧服務員發生糾紛,縱火將網吧燒毀,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傷;
●“今天我爸爸住院了,但我沒去醫院看他,到這里看你來了。”這是一位女中學生在劉德華上海歌迷會上說的一句話。
作為一名中學生,對于上述這些行為,我們該有怎樣的責任意識?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
師:青少年都愛玩、愛笑、愛鬧,玩是人的天性,玩得適當,可以玩出人生的絢爛;玩而失度,則會帶來不悅。近幾年,西方的愚人節備受愛淘氣的青少年的喜愛。熟不知,愚人節也是一把雙刃劍,可能帶來歡笑,也可能帶來不悅。請看一則事例:
(課件展示) 某校英語教師年近五十,XX年愚人節那天,一名同學在上課前告訴她,校長找她有事,教師跑到行政樓找校長,結果自然是白跑一趟。恰好上課鈴聲響了,她又立即往回跑,上樓時一不小心摔倒了,造成骨折。
師:愚人節不是單純地愚弄別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當眾出丑的基礎上,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同學們有無在愚人節被同學愚弄并深感難堪的經歷呢?
生:……
師:同學間開玩笑要有分寸,如果玩過了頭,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也就失去了節日的真正意義。當你傷害了一個無辜的同學時,應及時停止惡作劇并真誠地道歉,不要尋找借口推諉責任,也許還能換回同學的友誼與信任!
4.在行動后要及時反省和承擔責任
(情景考驗) 某班長在愚人節這一天,朝著班上惟一寄宿的女同學小玲大喊:“你家人打電話來了,老師讓你趕快去辦公室接電話。”電話當然是接不到,小玲卻因為第一次離家上學,思家心切,哭了整整一個上午。
此時班長如果沉浸于自己計劃的成功而洋洋自得,進而會發生什么呢?
你認為此時的班長應該怎么做?
生:……
(知錯就改,勇于承擔責任,主動道歉,并想辦法幫助小玲,讓她感受集體的關心和溫暖,緩解想家之苦等,這樣一定能獲得同學的諒解,增進彼此的友誼。)
結束語:
(播放輕音樂)
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智力與情感都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也開始了獨立處理問題的嘗試。以一顆責任心,本著三思而后行的態度,生活才會因我們的存在而更美好!
最后讓我們一同來完成一份《班級公約》,具體要求見教材p87“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