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課 撐起法律保護傘教案
(按教材p69頁第一段教材講述)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69頁材料)
說一說:自己怎樣看待小凱的行為?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講述)
教師講述:
(教師可以按照教材p69——70頁講述,讓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69頁漫畫說明,并板書標題如下)
(2)當面對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歹徒行兇時,可采取機制靈活的方法與其斗爭,要用智慧保護自己
剛才我們提到了“正當防衛”,那么什么是“正當防衛”呢?
相關鏈接:關于正當防衛。(見教材p70頁鏈接材料)
(3)自我保護的其他方法
由于生活的復雜性,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傷害。只有了解和掌握各種情況下自我保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情境活動三:(見教材p70頁材料)
議一議:面對可能遇到的不法侵害,還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講述)
教師講述:
常見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如,揭發檢舉、記住歹徒的去向或有利于抓獲歹徒的其他線索、保護好違法犯罪現場和各種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等。
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社會不良性為的侵害,如溺水、觸電、燒傷、交通事故;被人勒索、毆打、拐騙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侵害等等,因此,學會自護是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功。如果我們的警惕性不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面對突然遇到的意外傷害,就會使自己遭受損失、陷入困境。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們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護本領,教材給我們列出了“自我保護的八大要領”,介紹了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各種不同的情況,保護自我的具體方法和技巧。
相關鏈接:(見教材p71頁鏈接材料)
(指導學生閱讀鏈接材料,教師適當講解)
2、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1)善于拿起法律武器,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現實生活中,同樣是受到非法侵害,有的人利用法律手段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有的人一味地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或感情用事,采取了以牙還牙的非法、報復手段,或通過非法途徑與對方“私了”,這些做法不僅沒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反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傷害,甚至使自己觸犯法律,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情境活動四:(見教材p71—72頁材料)
說一說:齊某通過什么方式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齊某的姓名權和受教育權受到侵害后,通過法律手段向人民法院起訴,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
議一議:
譚某為什么維權不成反成被告?對比上述兩個案例,我們從中能得到哪些啟示?
(譚某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后,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而是采取非法“私了”手段,結果不僅沒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反而成為被告。)
(啟示:以上兩個案例告訴我們,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主要包括:訴訟途徑、非訴訟途徑、法律服務和法律部援助等。(板書)
訴訟途徑即打官司,細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板書)三種。不同類型的案件適用不同的訴訟程序。
人民法院是我們國家的審判機關(板書),打官司要到法院。
情境活動五:(見教材p72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