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
就讀福建師大時,我主修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只因為自小就對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充滿崇敬和好奇,常常帶著激情去欣賞和研究她。畢業了,總以為自己能將蘊含在骨子里的對中國文學的熾熱情感釋放在三尺講臺前,釋放在黑色沃土上,釋放在孩子們的心中——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育工作者。但我最終成為了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此,我整日徘徊在“數字戰”中,與枯燥的+-×÷做伴,與麻煩的X、Y、Z周旋。本以為自己將無法勝任,但將近兩年的教學實踐向我證明:我能上好數學課,我能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我能使孩子們喜歡數學——因為我將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于其中,我明白了在數學教學中也需要語文教師那樣的激情。一、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學的必要性
社會上有這樣一種偏見:語文教學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情感,因此要求語文教師本身要帶著情感去教學;而數學教學則以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為主,所以數學教師不必強調有感情的教學,只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于是便給學生留下了這樣的印象:生動的語文課,單調的數學課;喜歡語文而討厭數學 ——原因是數學太枯燥。正因為這點,數學教師們應該得到警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生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喜歡數學。那就得從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做起,用我們的激情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教育心理學上說,人的感情有遷移功能,特別是對小學生更為強烈。教師的情感會引起他們的共鳴,當你朝氣蓬勃地走入課堂,學生也會精神振奮;當你無精打采地講授課程,學生也會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因此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的態度和飽滿的精神,對每個學生傾注滿腔的愛,讓學生對你有感情,喜歡你所教的課程,樂意學你所教的內容;讓學生感受你的激情和飽滿的精神,使他們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學習。
二、數學教學中情感藝術的體現
1、做個有童心的老師,讓課堂充滿童趣
一種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感到冷漠,由于它不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更無法吸引兒童去探究。所以,一個小學教師除了應具有和藹的態度,大方的儀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語等教態外,還應該具有一份童真、童趣,從內心到外表與學生融為一體,神形合一。這樣才能把握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業。
在本學期的課程觀摩活動中,我有幸目睹了資深教師王小蘭的教學風采。王老師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她充滿童趣、親切自然的語言,以及童心未泯、幽默可愛的動作、表情。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種表情,每一句話語,都能深深地打動學生,吸引學生自覺進入教師創設的情景中來。她像鄰家大姐般親切,像好朋友一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因此學生盡情發揮,充分表現,課堂上洋溢出濃濃的生機與活力。如她在導入新課時(找規律)時: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 (生齊答:好!)
師:這個游戲的名字叫“跟我學”。比如,老師拍拍手,你們也拍拍手;老師跺跺腳,你們也跺跺腳,會嗎? (生齊答:會)
王老師馬上示范了第一個動作:拍兩次手,跺兩次右腳,重復做了三次。
師:拍拍手,跺跺腳,你能跟我做嗎?
學生紛紛站起來一起做運動,做的很整齊,臉上都笑嘻嘻的。
師:你們做的真棒!
王老師接著示范第二個動作:拍一下左肩,拍一下右肩,拍兩下手,重復做了三次。在老師還沒說“跟我學”時,已經有很多小朋友都在跟著學著做,教室里響起了整齊的拍打聲,學生仿佛小演員一樣,開心地表演著,動作越來越整齊、優美。
師:小朋友們都學得這么快,這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生1:因為老師的動作都是一樣的。
生2插嘴:是有規律的,重復的。
師:三甲班的小朋友真是聰明,觀察得真仔細。老師的動作都是有規律的,那你能編一個這樣的動作嗎,讓其他小朋友來跟你學?
馬上有一個小女孩自告奮勇上臺表演,在她的帶領下,全班同學都一起整齊地跳了起來。課堂的氣氛馬上變得活潑熱烈,全班同學在這樣拍拍跳跳的活動中體驗到了快樂,也初步感受到了生活中“規律”的存在,為“找規律”奠定了心理基礎。
教師的“童真”主要體現為把自己看作學生隊伍中的一員,想學生之所想,開啟學生的智慧,引導他們發展。教師之所以能擁有童真,歸根到底是因為對學生的愛。
2、做個“蹩腳的老師”,讓學生比我棒。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熱自動化專家錢鐘韓教授在談及治學經驗時說:“我總結一下,覺得還是某些公認的‘蹩腳老師’對我幫助最大。他們每次講課,只能提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由于他講不清楚,就會引起我的注意,把腦筋集中到真正的難點上。聽課之后總覺得不滿足,就只能自己去學。”錢教授的話當然不是鼓勵我們的老師都去做不能解決問題、講不清楚的“蹩腳老師”,但是在學生面前“有意識”地做“蹩腳老師”,不親自解決學生可以解決的問題、不事事都講清楚,而是帶領、促使學生主動體驗、探究、實踐,這對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大有益處。
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⑴讓學生回憶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征;
⑵出示一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的紙,讓學生利用;
⑶出示一張長8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紙片,讓學生繼續利用,這時學生就會自己想出4種辦法來解決問題,
①有的學生是多人合作一起測量、
②有的學生是一部分一部分的量、
③有的學生是把紙對折,將紙平均分成4份量出其中一份再乘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