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數學教學中讓小學生知、情、意、行和諧發展
小學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一個人接受教育和影響的最佳時期。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條件,積極施加影響,讓小學生知、情、意、行和諧發展,是我應盡的職責。
(一)知情結合,有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學科特點、結合教材內容、結合形勢、結合學生實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通過學生的認知活動有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數學知識中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
小學數學知識中的思想教育內容非常豐富。如聯系九宮填數、古算術題、圓周率等內容,我告訴學
生: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偉大民族,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風靡世界的我國“九宮圖”也叫“幻方”或“魔方”。我國著名的《周髀算經》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成書,其中就記載了用勾股定理進行天文計算。至遲在公元一世紀成書的《九章算術》,系統記載了我國古代具有世界意義的數學成就。小學《數學》課本中的行程問題、工程問題、按比例分配問題,以及“求井深和繩長”等思考題都出自其中。我國數學家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年,……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領略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且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轉化。如兩個量相比較的關系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當兩個量一一對應時,它們相等;當不能一一對應時,它們不等;兩個不等量相比較,以較小的量為標準進行差比時,得到“多幾”;以較大的量為標準進行差比時,得到“少幾”;以較小的量為標準進行倍比時,得到“倍數”;以較大的量為標準進行倍比時,得到“分數(率)”。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由于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也就具有應用的廣泛性。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中,經濟發展的各項統計數據,社會熱點的“賑災”、“迎亞運”、“希望工程”等等的捐資數額,校園活動等,都是自編應用題的好材料。我還經常讓學生用自己收集的數據進行“多位數讀、寫”練習,進行繪制統計圖表的練習等。學生制作的統計圖表在班內展出時,小學生對社會的關注程度和圖表內容的豐富都令人驚嘆!其中有某商店一年內營業額折線統計圖、全國十大江河長度條形統計圖……小學生通過對數據的感知,更加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2.激發學習數學興趣,培養正確學習目的。
興趣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一個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培養正確學習目的的先導。
小學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常常以“奇妙的數學”為題,向他們介紹有趣的數學知識。如人體是對稱形體,各部分之間都有一定的比例: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高,人的大腿與小腿長度之比是1∶0.618,人的肘關節把手臂分割為1∶0.618的兩部分……樹冠呈圓錐形,以利樹葉沐浴陽光;蜂巢呈六角形,其中4個鈍角均是109°28'。……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數學的用處。教學時我也常設“懸念”,如讓學生隨意報一個多位數,我脫口說出它是否3的倍數,喚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入“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當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渴求被激發后,有的學生不滿足于課內知識,主動借閱數學課外讀物,不斷充實自己。
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勝心和成功欲。教學中,我常常講數學家的故事、組織數學游戲和競賽活動,如“接力賽算”、“智力搶答”、“錯題醫院”、“師生速算賽”等,讓學生向往成功,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進而教育學生,把學習數學同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逐步聯系起來。同時指出,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還有無數數學問題等待我們去發現和鉆研。馬克思曾說:“在科學上是沒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在崎嶇小道的攀登上不畏艱險的人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鼓勵學生今天努力學習,明天成為四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從小立志,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3.實施數學美育,陶冶高尚情操。
美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滲透在各科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無疑也應當讓學生獲得對數學美的審美能力,以激發他們對數學科學的愛好,陶冶高尚情操。
美感是人接觸到美的事物時所引起的一種賞心悅目的心理狀態,是對美的感受、欣賞和評價。數學知識和技巧也能給人以美感。數學課上,教師端莊親切的儀表,簡練明快的數學語言,規范工整的板書,勻稱精確的幾何圖形,鮮明雅致的教具,師生間和諧默契的情感交流,無不使學生感到愉悅和滿足。
數學知識內容中,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長方形、圓形等幾何圖形的對稱,運算定律、方程等號兩邊的巧妙平衡,遞等式自始至終的恒等,數學概念的概括和簡約,數學推理的嚴謹與簡潔,都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簡明、和諧、整齊、統一的美。
數學解題方法的巧妙,也給人以美感。如行程問題“兩輛掃雪車同時相對從大橋的兩頭勻速對開(如圖)。第一次相遇后繼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