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布的大小》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如何改變畫布的大小。
◇通過實驗,使學生發現畫布的大小和保存后文件大小的關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對象
小學四年級。
教學準備
◇52座機房,易思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
◇用A4紙分別打印2幅小鳥的圖畫,將其中1幅中的小鳥剪下來,粘貼在另一張對開的大白紙上。
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幅畫(出示用A4紙打印的圖畫,粘貼在黑板上),大家看一看這上面畫的是什么?
生:一只小鳥。
師:再請同學們欣賞一幅畫(出示對開紙的圖畫,粘貼在黑板上),大家看一看這上面畫的又是什么呢?
生:還是一只小鳥,兩只小鳥一樣。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幅畫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生:兩幅畫畫的都是一只小鳥,兩只小鳥一模一樣。
生:一幅畫用的紙大,一幅畫用的紙小。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幅大的畫有什么缺點呢?
生:用這么大一張紙只畫這么小的一只小鳥,太浪費了!
生:這么大的畫太占地方了,不容易攜帶。
師:同學們,我們在用畫圖軟件繪畫的時候,是在什么地方畫的?
生:在白色的區域里畫的。
師:對,這個白色的繪圖區域就叫做畫布。同學們在畫布上完成創作后,把它們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硬盤上,既然保存在硬盤上,那么必然要占據硬盤的空間。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畫布的大小到底和保存后文件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畫布。
新授
“拖動法”改變畫布的大小
師:同學們看,運行“畫圖”軟件后,畫圖窗口里的白色區域就是畫布,也就是我們進行創作的地方。我們首先來學習如何改變畫布的大小,在畫布的右邊中點、下邊中點以及右下角分別有3個黑色的小方塊,利用這3個小方塊我們可以調節畫布的大小。例如:把鼠標指針移動到右下角的小方塊上,按住鼠標左鍵斜向拖動,我們可以同時改變畫布的寬度和高度(示范)。
學生操作練習。
“數值法”改變畫布的大小
師:剛才大家都掌握了用拖動的方法改變畫布的大小,其實,還有一種方法。不僅方便而且很直觀(示范,點擊“圖像/屬性”)。例如:我們要把畫布的大小改為寬度為12厘米,高為8厘米,只要在“寬度”中輸入“12”,“高度”中輸入“8”,并且把“單位”的選項選為“厘米”,就可以了。下面請大家操作,把畫布的大小設為寬18厘米,高12厘米。
學生操作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把畫好的畫保存在電腦里,都是以一個一個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我們知道,文件是有大小的,它會在硬盤中占據一定的空間。那么,所保存的文件的大小和畫布的大小到底有什么關系呢?下面就請大家通過實驗來探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實驗
◇同桌兩人一組,完成實驗報告。
◇教師巡視指導,可適當提示學生在三年級時曾學過的長方形面積的知識,加以引導。
◇學生完成實驗后,不同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實驗結論是否相同。
◇請個別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教師用視頻展示臺展示實驗報告。
◇教師總結畫布大小與文件大小的關系:在保存類型相同的情況下(在我們的實驗中“保存類型”都是默認的“24位位圖”模式),畫圖文件的大小只與畫布面積的大小有關,而與畫布上畫的內容多少、使用的顏色多少無關。
實 驗 報 告
班級: 姓名:
步驟1 新建一個文件,點擊“圖像/屬性”,在屬性對話框中將“寬度”的數值設為“10”,“高度”的數值設為“6”,單位為厘米。將文件命名為“1.bmp”保存在“我的文檔”中,記錄下文件1.bmp的大小為 字節。
步驟2 新建一個文件“2.bmp”中,在屬性對話框中將“寬度”的數值設為“10”,“高度”的數值設為“6”,單位為厘米。任意畫一些圖形,可使用不同的顏色,將文件保存到“我的文檔”中,記錄下文件2.bmp的大小為 字節。
步驟3 新建一個文件“3.bmp”,在屬性對話框中將“寬度”的數值設為“10”,“高度”的數值設為“10”,單位為厘米。將文件保存到“我的文檔”中,記錄下文件3.bmp的大小為 字節。
根據步驟1~3填寫下表。
文件名
畫布的大小
文件大小
屬性對話框中的“寬度”(厘米)
屬性對話框中的“高度”(厘米)
1.bmp
2.bmp
3.bmp
對表中的數據分析和比較后,你發現: 。